一口气写本稿纸试试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前段时间,《今日烟台》的收藏版上刊登了王德志“艺术漫谈”,在此,我得见文化人对写字与书法的思辨,深受启发。也勾起了一点回忆。
  二十年前,我在一个摩步团干新闻报道员,团里只有一台电脑,由一个河南新兵管理,也只有重要稿件才上他“微机”过一遍。需上报的材料大多由打字员打铅字稿。
  宣传干事韩永革大我两岁,却是十足的干才,他笔头子飞快,笔力刚劲,主要弄各种文字材料,有些材料要得急,开夜车就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候打字不赶趟,就调运输连司机小宋来政治处帮忙誊稿。
  小宋出黑板报擅写仿宋,钢笔行楷也写得又快又好。韩干事和小宋两人开夜车赶稿子,我则去看个热闹。就见小宋挥动那支黑杆儿铁帽英雄笔,在原稿纸上笔走龙蛇如鱼得水,那挥洒自如的运笔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羡慕得我在一旁啧啧称赞。
  我到韩干事宿舍“观战”次数多了,看小宋抄出的一篇篇行楷,不禁眼热要拜师。小宋就把小眼睛笑成一条缝:“拜啥师啊,送你一招儿——你一气写一本稿纸试试!别临帖临得太死,就拉开笔像抄稿那么临,干到实在写不动为止。”
  “玩我?”
  “你能不能试试吧?”
  那时我年轻气盛,当天晚上就真在灯下啃下一本稿纸。别说,等第二天手指歇过来,再写,落笔感觉大不一样,那字儿还真规矩多了。我直奔运输连找小宋,把右手伸给他,脸上现出万分痛苦表情。他捏捏我大拇指二拇指中指,说:“还早着呢,一点茧子都没有。你摸摸我这儿!”
  我摸他右手,也软,但是写字时手指接触笔杆的地方都结了硬硬的老茧。而且,我还发现他右手中指短一小截、无名指小指特软。看我疑惑的眼神,他轻描淡写:“那是处理故障受了点伤,有两节骨头碎了。”
  天!就这样伤残的手指还能写出那么漂亮的行楷?我彻底服了。
  在那之后,虽没再一气写一本稿纸,但无论长稿短稿我都尽量写得认真,字儿说不上写得多美,至少清清楚楚有模有样。在流行投电子稿之前,编辑们特欢迎我的来稿,为啥?就因为我的稿子字面上干净清楚,用不着左猜右猜,修改起来方便。
  同事葛云女儿练钢笔字,说让我给看看,想到当年小宋教我时说的话,我脱口而出:“不妨一气写本稿纸试试。”这13岁女孩望望我低头写字不理我,我反应过来:“逗你呢,照老师布置作业写准没错。”
  芝罘读者 扈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