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城阳街道召开表彰大会部署2015年工作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强三产发展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莒县城阳街道2014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现场。
     本报3月11日讯(记者 彭彦伟) 7日上午9点,莒县城阳街道党委召开201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对2014年工作突出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同时对2015年城阳街道重点工作作出部署。2015年将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在城区推进股份制改造,打破原有以户口为唯一依据进行福利分配的模式。
  记者在会议上获悉,2014年莒县城阳街道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62亿元,人均纯收入19183.9元,分别增长12%、19.6%、13.9%。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打造山东路物流长廊

  面对新的一年,城阳街道党委书记吴锡华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
  2015年要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努力做大做强三产。在招商引资方面更加注重项目质量、效益,严把项目投资强度、科技含量、财政贡献等指标,重点招选落地一批新特优项目。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要素优先保障,加快优质项目招引落地。加快推进商贸物流基地建设,突出抓好莒县商贸城、莒州国际商贸城、金润大厦、正基商业广场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和运营,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等业态,打造“山东路物流长廊”。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招才引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一流服务和良好环境。
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拓展观光旅游业发展

  在农业发展方面,统筹推进农村社区与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用好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实行土地复垦,增加耕地亩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墩头食品工业园项目,完善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提高大项目的承载能力。
  同时,以新世纪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为引领,带动发展围子社区绿芦笋、绪密大棚蔬菜、墩头苗木花卉等各类经济作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住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五个关键”,积极推进龙头企业牵引行动,推动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拓展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功能,自觉放在全县大旅游格局中谋划定位,发挥西临浮来山风景区这一优势,依托志昌葡萄研究所和大湖观光采摘园,规划建设柳青河滨河农业观光产业带。
加强社区服务功能
打破居民原有分配方式

  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健全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作用的同时,加快完善社区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互助组织等各类组织,切实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加大社区实体化推进力度,在农村,推行土地确权,建立交易平台,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产出,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同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区服务的便利。
  在城区,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对集体资产统一评估、托清底子,并折股量化到人,按股分红,把原村民分为股民和居民两种身份,将建国以来农村集体福利及财产分配依附于户口的唯一方式彻底改变,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外嫁女户口不迁、“空挂户”过多、在外人员内迁造成年底村民待遇分配各村不统一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干部腐败问题,调动农村村民到城区购买楼房落户的积极性,推进城镇化发展。
  用好棚户区改造政策,以社区为单位实行旧城改造规划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以岳家村、大湖社区为试点,本着“统一规划、分片开发”的原则,打破村庄界限,由街道投资,以社区为单位统一规划设计、分片建设开发,改变过去以村为单位建设的弊端,并对实现的利润以各村土地亩数按比例分成。对已经实行改造的东关、西关、北关、晨曦等社区加快推进社区集中居住工作,方便群众入学、就医和出行,为建设大社区奠定基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