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之言】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很早的时候冯友兰先生就写过一个《新原道》,他讲中国哲学精神是什么呢?“极高明而道中庸”,他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哲学的精神。而讲高明和中庸最好的就是儒学,中庸是什么?中庸就是生活的常道,生活之道是“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就是从生活的本身出发,但是要追求生活的超越,又解决人的安身立命的问题,所以它又是极高明的。冯友兰先生讲完这个又回过头来讲,中国还有其他各家学派,有的侧重于解决极高明的问题,有的侧重于解决道中庸的问题,讲道中庸问题的可能缺乏极高明的理念,讲了极高明的可能缺乏了这方面,他认为讲得最好的应该就是儒家。我认为,儒家里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极高明而道中庸”,从生活的本身出发、从生活的常道出发确立人生价值的方法,对未来的人来说至少是一种选择。儒家讲“和而不同”,万物并遇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仁的方面、礼的方面、家庭方面,在这样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下,它才能得以展开。
           ——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副院长)

儒学需做现代化转型
  儒学里面有很强的等级观念。我写过一篇文章,孔子去见某一个国君,赶快抖开袖子,趋小步上台阶,耸着肩。所以孔子身上也有这样的对等级社会的服从或者他自己构想的等级社会。今天我们要对儒学进行清理,看哪一些是适合现代化的,我们不能说是儒学的都照搬。要看中国现在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什么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什么变化,针对这些,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可以挖掘到什么样的一些道德诉求,变成我们普通人都可以遵循的、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可以遵循的道德。不然,再背《三字经》就是很可笑的,这是自欺欺人。
           ——阿来(著名作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