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悟道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钱宁
  求仁之途,除了学习、修身,还有就是践行了。践行,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仁”。
  【论语】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17)
  【译文】孔子说:“谁能不经过门而走出屋子呢?为什么不沿着这条道路走呢?”
  在这里,孔子举例说明“践行”的重要性。没有人能够不经过门而走出屋子的,路径只有一条,过了门槛,门外就是“大道”。
  后来弟子子张向孔子问道,孔子也是从“践行”的角度来回答:
  【论语】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先进20)
  【译文】子张问善人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不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了,但还没有登堂入室。”
  善人,应该是“完人”——完美之人,仅次于“圣人”。善人对“仁”的领悟已达自觉,无需再跟随他人学习了,只是还没能像圣人那样达到登堂入室的程度。
  道,无所不在。生活中,到处都能够体验和感悟到“仁”,甚至在山水之中。
  【论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23)
  【译文】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因此,孔子要求弟子们“志于道”,也要“游于艺”。
  【论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6)
  【译文】孔子说:“有志于道,立身于德,遵循于仁,游娱于六艺之中。”
  这里的“艺”,说的应该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者,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践行的方式,从中可以悟道达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