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首届民间鉴宝大会11日举行,活动现场火爆
六位专家一天鉴宝2000余件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专家刘荣光(右)在进行鉴宝。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本报4月12日讯(通讯员 孙海轮 记者 王晓霜) 11日,备受市民期待的“滨州首届民间鉴宝大会”在阳信县水落坡镇民俗文化3A景区成功举办。活动现场非常火爆,共吸引滨州市及山东省其他地市、山西省等地的300余位收藏爱好者参与,6位专家共为大大小小2000余件“宝贝”做鉴定。
  滨州首届民间鉴宝大会由水落坡民俗文化旅游3A景区、齐鲁晚报今日滨州主办。11日上午8点多,鉴宝大会还未开始,便已有许多藏家拿着藏品在阳信水落坡民俗文化旅游区盘古景点广场上等候专家入场。10点8分,鉴宝活动正式开始,国家级、省级专家赵景华、周倜、刘春阳、张经纬、刘荣光、姚成六位专家开始为藏友们鉴宝。
  按照顺序进入会场等待检测的藏友好不容易有机会鉴定宝贝真假,不放过良机,不停地向鉴宝专家提问,专家也耐心地一一解答。而在会场外等待入场的藏友则迫不及待地想要尽早鉴定。“我是从东营过来的,光开车就耗费了近2个小时,就为了鉴定一下我的瓷瓶。”藏友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手上的一对瓷瓶是十多年前从市场上花大价钱淘来的,这次就是想让专家看下是否值这些钱。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除了有滨州市民参加外,还吸引了来自东营、德州、山西、河北等地的藏友专程来此参加。来自山西的彭先生搞收藏多年,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滨州了,滨州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吸引她的重要原因,“这次真的不虚此行,这些藏品经专家鉴定后有了更明确的收藏方向。”
  专家们表示,从此次鉴宝的情况来看,不少藏品有着滨州自己的文化特点,通过鉴定看到了一些内涵丰富、有地方特色的物品。对于大家带来的2000余件“宝贝”,经过一天的鉴定,专家认为这些藏品多是市民从市场上花很少价钱买来的或是家里传下来的,有真品也有赝品,藏品不少,但是精品并不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