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青铜剑亮相鉴宝大会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12日讯(记者 郗运红) 在本次鉴宝大会上,惠民的田先生手持长盒来到青铜器鉴定专家周倜的面前。长盒打开后一把青铜古剑呈现在大家面前,经过专家鉴定这把古剑为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更难得的是剑完整没有修复的痕迹,剑形收腰出锋十分漂亮,让在场的市民过了把瘾。
  这把古剑剑长约50公分,宽4公分左右,表面有青铜锈。据了解,田先生的这把剑是3年前从一位朋友那里用自己收藏的一个青花瓷换回来的。“之前在朋友那里见到这把剑时自己就非常喜欢,看着像是春秋时期的东西,正好朋友喜欢瓷器就用自己收藏的交换了。”
  周倜说,这把剑应该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双箍剑。战国的剑青铜器剑尺寸并不是很长,最长的不过才60公分,因为青铜材质比较脆,在打斗过程中容易折断。为了解决青铜剑易折断的缺陷,古代人还发明了一种复合剑,中间韧性好边缘锋利,但是剑总体也不是很长。
  周倜介绍,由于青铜剑很容易折断,现在见到的很多都是断接修复后再做旧的,要想看一把剑是不是断接的要看青铜器上的范线要一直通贯。“田先生的剑范线通畅连贯没有修复的痕迹,并且剑形收腰出锋十分漂亮,今天能见到真是不容易。”
  北方出土的青铜器皮色红斑绿锈、孔雀蓝为特点,南方出土的青铜器为黑锈,所以田先生这把青铜剑应该属于战国晚期的齐国剑。
  战国青铜器剑亮相。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专家张经伟仔细鉴定“刘罗锅”真迹。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专家赵景华鉴宝的同时与藏友交流。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