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剃刀里的“农村包围城市”
2015年04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方晨
     本报记者 张榕博 
实习生 于民星  冯岩岩  

  在最近举行的第六届《小说选刊》奖颁奖典礼上,山东作家王方晨的《大马士革剃刀》荣获短篇小说奖。这部以济南老城为载体的小说,被赞誉写出了“老中国”的神韵和味道。从《公敌》、《老大》到《大马士革剃刀》,王方晨从农村写到了城市。但他觉得,他向读者展现的并不是被城市吞噬的乡村,而是乡土文化包围着的城市。
  短篇小说《大马士革剃刀》虽有一个洋名字,其实却是一个乡土味儿很足的济南老城故事。
  故事发生在老城街道拆迁前一条名叫老实街的地方,讲述了因为一把大马士革剃刀的丢失,而引发邻里共同守护他们共有道德的故事。小说发表后,很多读者被文中无处不在的济南古城的风土人情与语言吸引住了。
  “我们老实街人都信这个,一天早上,鹅去涤心泉汲水,踩了一块石头,回来就受了孕,生下来的就叫石头。这有点像古史传说,姜嫄履帝迹而生后稷。不同之处是,姜嫄生稷,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鹅则说什么也不肯丢。鹅十月怀胎,老实街人都看得见。是在半夜里生的。瓜熟蒂落,神不知鬼不觉。”
  一段情节说下来,有网友感觉,很像芙蓉街里某个巷子发生的乡里乡亲的事,话也说得是一些旧时的传说与老理儿,倍感亲切。而这也正中作者王方晨的“下怀”。
  “济南文化和洋溢乡土气息的文化之间是相通的,写济南,其实也是在写乡土。”王方晨说。
  王方晨是山东金乡人,中国作协会员,写了近百部小说,大部分与乡土有关。一些熟悉王方晨的读者以为,撰写了几十年乡村故事的他从《大马士革剃刀》开始写城市,但王方晨只是借用济南古城,写的仍旧是乡土风情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作家创作的两大空间,一个是城市,一个是乡村,但文学不能用这堵墙去隔开它们,因为地理可以隔开,但历史、人性、命运却是隔不开的。”王方晨说,他希望引导读者与他一起去回忆和寻找中国这种原生态文化的人生意义。
  在王方晨的另一篇小说《公敌》中,他没有写到城市,却写到了农村包围城市。
  《公敌》讲述了一个鲁西南村庄由贫穷小村一步步脱胎换骨,变成当代“乡村帝国”的历史进程,主人公既有领袖“韩爷”,也有见证者、扰乱者,乃至敌人。王方晨将城市作为小村的“敌人”展现,“乡村”与“城镇”之间有着刻骨铭心、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直观表现为庄上人对镇上人的仇恨。“他们天生拒斥任何有可能损害土地尊严的行为;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又使他们在土地与非农业生产之间游移不定,由此形成了庄上人对塔镇的复杂感情。”一篇评论中写道。
  《公敌》可能被人们读成一部家族史、村镇史、人物志,但王方晨最希望人们感受到乡土中国的文化力量。“过去,无数农村青年用他们的青春融入城市,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王方晨说,“韩爷却不同,他将城市对农村的吞噬反了过来,用经济的手段,使农村包围了城市。”经过韩爷这一代人的努力,“佟家庄”终于“吃掉了塔镇”。
  可人们想不到,农村经济学成功的诀窍竟是主人公“韩爷”找回了在农村丢失的乡土文化——一部《论语》。
  在《公敌》中,有一个情节可以“读懂中国”,那便是“韩爷”组织村里人到曲阜游玩,每人带回一本《论语》。其实,这是1983年王方晨考入曲阜师范学校时,走在整个曲阜古城里的亲身体验。在儒家文化重新被重视的今天,这段经历成为王方晨揭示乡土中国文化内涵与力量的一个索引。在《公敌》中,韩爷通过《论语》稳定了人心,占领了道德高地,随后又通过秩序建立实现了“新加坡”式的经济发展,让落后的乡村成为现代化的乡村帝国。
  而王方晨希望,通过他的小说,可以让读者唤起中国乡村时代变迁的集体记忆,同时在回忆中找回传统,并以此看到未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