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梆!卖豆腐!
2015年04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安家正

  昔日胶东的孩童喜欢模仿大人,最普及的一是“过家家”,两小无猜,扮夫妻;二是“卖豆腐”。可见卖豆腐是何等普及,进入了孩子们的视野。没有最基本的叫卖工具梆子当道具,就用口述:“梆,梆!卖豆腐”,童音照样悠远,把孩提的聪慧传到远方。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模拟的声音,简直可以说是乡村的“报时钟”。因为每个豆腐房都有大体固定的主顾。每天凌晨,豆腐房主都会准时地沿着既定的路线走来,客户也会在大体相同的时间听到熟悉的梆子声。那敲击极富节奏,为静寂的山乡或者渔村增添着音响。乡村过的是“复印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仍在行进。这梆子声就恰似伴奏,单调,却犹如鼓点。
  山东遍地豆腐房,大山深处的聚居点有,偏远海边的小渔村也有。概不例外,都是自产自销。豆腐房主自己或家人帮着做豆腐,产量有限,一担或者两筐。连夜制成,次日凌晨上路,边敲梆子边卖,归来再采购原料,豆腐所剩已经无多,一家人往往是靠豆腐渣来苦度岁月。
  豆腐对于国人的意义非同小可。自从《淮南子》的作者刘安发现了豆腐,可以说是保证了中国人世世代代的营养需要。豆腐比鱼肉蛋奶都便宜,但调节生活的功能却如同荤菜,所以备受国人青睐。中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豆腐,不仅豆腐本身有五颜六色,还有种种豆制品。南京秦淮河的“董氏豆豉”就是一例。烟台的豆腐制品有“海的味道”,豆腐乳用盛过“虾油”的坛子装,味中有似有若无的海鲜味。这令旅烟的洋人着迷,他在宴席上叉了一块,囫囵吞了下去,“吃相”不雅而成笑柄。制作豆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蘸”,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治一物”。胶东点豆腐,不用石膏,而用盐池子中的“老卤”,点出来的豆腐也带海水的气息。海边的豆腐房中更有一种美食,那就是把刚刚制成的豆腐再加火煮,煮成热得发烫的“老”豆腐,拌上海边特有的蜢子虾酱,那味道真的能馋死人。“双鲜”,豆腐清新,还饱含着大豆的甜香,虾酱新鲜,有着生猛的气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不来临海边的豆腐房,是享受不到这种美味的。
  豆腐房是微利经营,俗话说“晚上千条路,第二天早晨还得卖豆腐。”是说经营豆腐房这种家庭作坊,养家糊口很难,谁都想着改行。晚上可以做着各式各样的筹划,甚至可以打算得十分具体,但是第二天要付诸实施,却有许许多多的实际困难。现实处境的窘迫又令卖豆腐是当务之急,不卖豆腐就过不去眼前的日子,只好挑起豆腐担子,“梆,梆!”地走着老路卖豆腐。
  旧时代谋生难,豆腐房也是个见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