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驴斤斤”
2015年04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迟文集

  驴斤斤其意是非常在乎那些小的利益,由成语“斤斤计较”演变而来。旧时,农村集市牲口交易市场中,有一种职业的“中说人”,俗称“和局的”,他们有着丰富的牲畜知识,这批职业“中说人”,人们称之为“驴斤斤”。
  旧时,牲畜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农民从事农事活动,在农村集市的交易市场,活跃着这样一批人。他们游说于买卖双方的整个交易过程中,凭着丰富的牲畜知识,用三寸不烂之舌,尽量促成双方交易成功。然后从买家或卖家或是买卖双方中获取一点小额利益。他们还经常使用暗语和手势,暗示着讨价还价的某一方,用今天的话说,他们相当于“中介公司”。
  玩驴的,就叫“驴斤斤”,玩牛的,就叫“牛斤斤”。这些斤斤们,牲畜知识丰富,他们主要是通过牲畜牙齿的个数,牙齿磨损的程度和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判断出牲畜的年龄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以确定牲畜的价位。常用的术语有“4岁口”“6岁口”“老口了”等等。在民间的口语中,人们也常常引用“驴斤斤”这个行业术语,用来影射和骂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