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济南大学的学生在舞池中翩翩起舞。 本报记者 左庆 摄
5月8日,又是一个周五,晚上7点,济南大学体育馆一楼大厅闪烁起五彩的小灯,《甜蜜蜜》等怀旧曲调飘荡开来,男生、女生从校园的各个角落会集于此,旋转蹁跹,来者仿佛有种穿越的错觉——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舞场。
虽然,这个大厅可能是济南高校里最后一个交谊舞场了,但是它所承载的激情和高雅,却还留存着80年代的影子。
本报记者 张亚楠
上百只“蝴蝶”的周末聚会
舞曲响起,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成双成对地移动、旋转,犹如进入另一个世界。
每周五晚上,济南大学的体育老师潘跃林都会在这里教大家跳交谊舞。他又高又瘦,在学生的包围中,大声地讲述慢三慢四、快三快四等舞蹈步伐。一边讲一边演示,再喊着口令带学生们一起舞动起来。
潘跃林说,这些年他每周不断地重复讲述这些动作,但乐此不疲。因为跳舞对他来说有一种魔力。跳起舞来,什么烦心事都能忘了,生活的疲惫和压力瞬间消散,他想让学生们也感受到这种喜悦。
济南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杨亚君,也因为这种魔力而迷上了交谊舞。舞场里,飞舞的裙摆、轻盈的脚步让她像一只蹁跹的蝴蝶,洋溢着微笑。
舞者的绅士与大学生的骄傲
潘跃林说,当初开办交谊舞培训班有特殊的原因,大约六年前,因为学生们痴迷于网吧,学校号召相关部门和老师开办丰富的文娱活动,把学生们从网吧里拉回来。潘跃林一下子就想起了交谊舞。
潘跃林1982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他读大学的时代,正是交谊舞在大学校园兴起的年代。在迎新生晚会上,潘跃林和同学们第一次见到了交谊舞。男女相拥,蹁跹起舞,这给那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很快,交谊舞会迅速攻占各个大学校园。潘跃林读大三时,山师在周末有三个舞场,个个爆满。“所谓舞场,平时都是学生餐厅、教工餐厅,吃完晚饭把桌子往四周一拉,中间空出一块地方来就成了舞池。”潘跃林说。
喇叭响起,彩灯闪烁,舞场里很快就挤满了人。潘跃林所在的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和外语学院都是交谊舞会活跃分子的集中地。那时,不光山师,济南的其他高校也是一到周末有好几场交谊舞会。
在大学生潘跃林的印象里,交谊舞会戴着“高雅”“有品位”的光环,在舞场上,潘跃林和同学们都表现得十分“绅士”。邀请女同学跳舞时,伸手、弯腰,礼数周到。在他们看来,舞场的绅士风度与身为大学生的自豪感是交融在一起的。
交谊舞会染上了“社会病”
可交谊舞的兴盛很快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没落,对于潘跃林来说,交谊舞会是上世纪80年代“闪亮”大学生活的纪念章,他至今仍痛心于大学交谊舞盛会的落幕。在他印象里,90年代的大学交谊舞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其中有不少是在市场经济中捞了第一桶金的老板。
“周末开交谊舞会时,山师食堂门口小轿车排了一溜儿。”潘跃林说,随着这些社会“成功人士”的进入,大学交谊舞会的气氛也有些转变。有老板给舞厅承包者投资,把舞厅隔出了专门的吧台区。也有社会上的人为了舞伴争风吃醋,甚至打架斗殴。
大概90年代中期,在几起跳舞引发的聚众斗殴事件之后,山师关闭了周末的交谊舞会。其他高校的交谊舞会也陆续关闭。90年代中期,学校的交谊舞厅去的人越来越少,学生们对交谊舞的热情似乎被其他事物代替了,交谊舞爱好者们只好转移到社会舞厅。但潘跃林却是“败兴而归”,因为“不适应那种环境气氛”。
在潘跃林眼里,那些人的舞姿、一举一动都显得粗鲁、不雅。而当潘跃林以学校舞厅里惯用的礼貌用语和绅士姿态邀请陌生女士跳舞时,对方反而投来一瞥说不出来的“异样”目光。碰壁多次,他就没有了再去社会舞厅的兴致。
让高雅重回大学
多年之后,潘跃林又开起了针对大学生的交谊舞培训班,按照当年的样式打造了一个简单的交谊舞舞场,没想到挺受欢迎,目前,有100多名学生报名。
“交谊舞是高雅活动,我想让学生们通过学习,重新拥有高雅的气质,同时学会得体的交往。”潘跃林说。
潘跃林的交谊舞培训班确实吸引了杨亚君等一众学生粉丝,这些90后大学生们并不喜欢“高雅”这个词儿,让她们着迷的是舞者身上散发的美感、气质。
潘跃林的理想是把交谊舞开进学校公选课,让更多学生接触这种高雅活动。“通过培养学生影响社会。”他说,总觉得高校应该和社会保持一定距离,校园里应该是思想活跃、举止高雅,引领社会风气的地方,而现在的高校和社会太像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