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五千余万
承诺13%-15%的高额利息,300多人被骗,案件进入起诉阶段
2015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14日讯(记者 刘光斌 通讯员 李淑娟) 承诺13%-15%的高额利息,两年来向300余名市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642.7万元,不料却因资金链断裂暴露其非法集资的本来面目。近日,张店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破获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据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非法集资类案件进入高发期。
  2015年1月初,二十余名群众来到张店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张店一家名为“山东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机构,从2013年开始,以投资企业生产经营可以获取投资额年利率13%-15%的高额利息为诱饵,向其吸收存款。然而公司从2015年1月份开始,无法正常返还本金及利息。
  警方根据报案人所描述的情况,经调查后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经过搜集相关证据之后,警方发现,共有300余名社会不特定人员参与集资。4月份,警方陆续将该公司的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根据审讯,嫌疑人供称,从2013年开始,该投资公司正式对外发布消息称,以高额利息吸收存款。部分存款用于投资企业进行生产,其从企业获得的利息比集资时的利息要高,并以此获利。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其所投资的企业开始出现亏损,无法正常支付投资公司以高额利息。该投资公司只得继续通过吸收存款,以“拆东墙补西墙”向集资人返还本息。然而今年1月份,资金链发生断裂,公司已经停止运营。
  据了解,该公司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642.7万元,其中单人投资额最大者为200多万元,资金链断裂后无法偿还集资人本金及利息4600余万元。目前,案件已进入起诉阶段。
  “近几年来,银行借贷越来越难,一些企业为了维持或扩大生产,开始社会集资。而一些机构此时就充当了担保人身份,以高额利息吸收公众存款,再以更高利息向企业放贷,从中获取利益。但是随着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依托于企业的担保人及集资人的本金及利息便会出现返还困难。”张店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办案民警介绍说,近年来,淄博地区非法集资发案率呈现增高趋势。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非法集资手段,比如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还有的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息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民警提醒,遇到这种情况要注意防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