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总理“喊话”才行动
2015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要想处理好这些具体的“小事”,靠的不是中央领导的表态,而是具体的部门干好分内事,总理“喊话”要想作用,归根结底也得看各个部门的履职情况。
 评论员观察 娄士强
  就在上周,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公布了提速降费方案,这个结果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多次督促密不可分。相信细心的人也发现了,最近一段时间类似的事还有不少,总理的“喊话”让不少长期困扰老百姓的问题出现了转机。
  从表面上看,让总理着急的似乎都是一些“小事”,但仔细想来,这些“小事”背后也都反映了不同领域在改革中所遭遇的一些大阻力。从效果上看,总理“喊话”确实能够督促相关部门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我们国家这么大、事务这么繁杂,总不能事事都等总理督促。肩负不同职责的各个机构部门,更应该改变“不戳不动”的被动状态,增强服务百姓、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一般说来,总理喊话涉及到的问题,看似小事实则大事,他所提到的具体事例,都反映了一些领域长期存在的大问题。就像网速慢、流量贵的问题,背后是中国网络建设缺少创新的短板;“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反映出行政审批的繁琐无章;至于大政方针卡在几个“处长”手里,那是政令的上通下达遇到“肠梗阻”。总结起来,这些问题都对改革造成了巨大阻力,到了让总理感到不说不行的程度,足以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
  这些具体呈现在“小事”上的大问题,之所以长期困扰群众得不到解决,说明分管这些领域的相关部门机构,本身缺乏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即便听到总理“喊话”,有些恐怕也只是应付一下。就拿网络提速降费来说,工信部给出的目标只是“资费水平大幅下降”等模糊表述,各大运营商制定的方案更是被网友评为“没有诚意”。在这里面,相关机构部门的惰性暴露无遗。这不由得让人担心,总理提到的问题尚且如此,那些“喊话”没有涉及到或是没有具体点出的,恐怕就更难解决了。
  说到底,要想处理好这些具体的“小事”,靠的不是中央领导的表态,而是具体的部门干好分内事,总理“喊话”要想作用,归根结底也得看各个部门的履职情况。要知道,类似奇葩规定这样的难事,难就难在办事群众不知反映了多少次,设“卡”的办事部门却始终没重视起来。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用好各种各样的沟通反馈渠道,让那些形同虚设的电话、信箱、网络平台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引入相应的惩戒机制,变被动听总理“喊话”,为主动解决问题。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把群众遇到的具体困难及时消化掉,也就不会让总理“上火”了。
  如此一来,不光是具体问题更容易解决,老百姓也能从中看到官方机构的诚意。尤其是现在,很多部门口号喊得震天响,动辄表态要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知道,能否在职能范围之内主动解决问题,能否及时地对民意做出有效反馈,就是治理能力最突出的体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