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铁路应遵循规律而非“民情”
2015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于文军 

  近日,四川广安市邻水县部分群众走上街头,表达希望达渝城际铁路过境邻水的意愿,并聚集超过八个小时。据记者了解,设计单位提出了两个初步走向方案供研究参考,其中东线途经邻水县。5月7日,广安市发展委在回复网友质询时称,广安支持“西线方案为达渝铁路项目线路具体走向方案”。(5月17日《新京报》)
  围绕铁路走线、设站而展开的“争路运动”在一些地方不时发生。如今,四川邻水民众聚集游行不过是“争路运动”的又一翻版。如此“争路”,可以理解。在中国广袤大地,没有铁路,城镇就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铁路,城镇就是项链上的珍珠。铁路的开通,不仅意味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变革,更被沿线地区看做改变命运尤其是脱贫致富的契机……
  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令世人刮目相看,国力大大增强,家底殷实了。然而,还未到流油的地步,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特别是在改善民生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全国一盘棋的理念,统筹兼顾,科学论证尊重铁路自身建设的规律。不能哪里争得厉害就把铁路建到哪里,不争的或争得不厉害的就不管。
  在法治社会,表达诉求可以,但要符合法治程序,地方领导应引导规劝当地群众正确合理表达诉求意愿。若考虑地方利益的小算盘,打“悲情牌”,向上面施压,或跑关系,玩“潜规则”,皆属旁门左道,实不足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