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泉畔,两座张家大院
2015年05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62年作者大学毕业分回济南时,在自家老宅第三个院的过堂屋前留影。
  王府池畔的张家大院。
   □张机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济南还保留着城墙和城门,处处显露出古城模样,老百姓喝甘甜的泉水,住四合院的平房。在丁冬作响的泉韵里,我悠然自得地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光。如今老矣,蓦然回首,总会想到两处让我梦牵魂绕的四合院。
  宽厚所街的张家大院
  解放阁的对面如今已矗立起高楼大厦,2007年以前这里还是四合院密集的民居,一条只能容下单人穿过的狭窄胡同叫大湾街。街的西口与宽厚所街相连,我家是宽厚所街的老户人家,坐北朝南有一棵唐槐从墙内伸展出来的大宅院就是我的家,街坊邻居都称我们是大槐树底下张家。这座四合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院落里我们家族繁衍生息了11代,现已年过七旬的我是张家大院的第10代后人。
  老宅子很深,从大门进入共有五个院落。大门不显眼也不气派,尖顶的门楼略显低矮,是典型的里大外小、越过越好的意思。进大门,东侧有个小院,里面有北屋、南屋各两间。二门较高,门台是大青石的,两扇黑漆的木质对开门又厚又重,门里上下有两排门栓。第二个院只有3间南屋,里面摆放着八仙桌和一对太师椅,是接待来访者的客厅。
  第三个院是开放式的,两侧高高的石头墙。院里北屋是高出东西厢房一大截、带出厦檐的三大间过堂屋(正对主院的正堂屋),门前是两层大青石的高台阶,带镂空花格子的四扇木门可以随意开启,每扇门的中央有一块白色玻璃镶嵌着,四周贴了白色透亮的纸,透着古色古香的典雅和气派。西屋墙角有一口水井,井口不大但水很深且夏天水很凉,把西瓜放到铁皮水桶里,浸泡在井水里过一会儿就成了冰镇西瓜。东屋边有一棵年代久远的老槐树,枝叶繁茂弯弯曲曲伸延到西墙边,像是一位弯了腰的老人见证了家族的世代相传。
  第四个院是大宅院的主院,这里是一家四代人的核心地。祖父母住在正堂屋,高高的尖顶屋脊,宽宽的木质雕花厦檐,大青石的三层台阶足有十五六米,门前矗立着四根带石座的圆木柱。正堂屋有7间,中间3间摆放了条几方桌和太师椅,东西各是带套间的卧室和书房等。祖父母住最安静的里间,大伯父一家陪护老人住外间。我父母带着8个子女住东厢房,南屋便是连接前后两个院落的过堂屋。东屋窗前种有洋槐树,西屋窗前是石榴树,院里还有无花果,南屋石墙爬满爬山虎郁郁葱葱,每到花开季节,先是槐花飘香接着又是石榴花开红似火,满院阵阵清香,象征了大家族的兴旺。
  从主院落进入第五个院子是一个月亮形的石门,这里只有三间西屋做存放粮食的仓库。我们家是书香门第,祖父是位私塾先生,父辈兄弟四人都做教员。我们大家族的堂兄弟姊妹共有32人之多,从事教育的就有十多个,我的3个姐姐都是小学教师,我们夫妇均为中学教员,称得上是祖孙三代的教师世家。2007年春,我们张家大院在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王府池子的张家大院
  穿越芙蓉街中段向东再向北拐的小街巷,可见一池碧水,这便是素有“当年王侯家中池,今日百姓门前塘”的王府池子。此处的小街背巷、弯弯曲曲的旮旯胡同是老济南人耳熟能详的老街景。
  站在王府池子南岸向北望,对岸绿树成荫的院落便是我相识50余年的好友迺恭先生的家,这赫赫有名的张家大院祖上曾是德王府的武官,他家老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相当气派的深庭大院,如今几十间瓦房大都已翻修改建,但北屋仍显露出曾经的富丽堂皇。宽敞的四合院里有垂柳、石桌、石凳;院内南墙是开放式的(现已改造成白色花岗石的围墙),与清澈见底的泉水相连。在岸墙上竖着一块石碑,刻有“张家大院”四个醒目的红字。
  张家大院至今仍保留着青砖墙、拱形瓦的老式民宅建筑样式。三间大北屋在“元宝脊”的衬托下,鱼鳞状排列着青瓦,坐在靠近泉边的石凳上向南眺望,王府池子宛如大院内的后池潭。酷夏老友常邀三五知己到自家院内,用泉水沏茶,围坐在石桌旁,享受“一盏香茗聚知己”的悠然、“二三好友论古今”的逍遥。
  后庭院里有一棵百年树龄的石榴树,树干虽然不高,但枝叶繁茂,覆盖了多半个院落,每年5月石榴花开似火,初秋时节硕果累累,老树像一位老人见证了大院走过的朝朝代代,丰硕的果实又记录下多子多孙多福的家族兴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加之宽敞典雅的四合院民居,引来影视界人士的关注,常常被作为外景拍摄地。迺恭老友自豪地介绍,早年张家大院就接待过张国立、李丁等“大腕”。
  我亲临拍摄电影现场大约是2007年寒冬的一天,好友邀我去他家看拍电影的。迈进门让我大吃一惊,院内多了许多“新景”,中央竖起一个古旧的“牌坊”上书“腾皎泉”三个大字,牌坊上还有攀藤缠绕,牌坊前有一方泉池,池内徐徐升起串串水泡,漂浮的绿色水草轻轻摆动,实际上都是道具。据说这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山东电影制片厂合拍的影片《一百元的尊严》,公映时改为《小胡同大尊严》。讲述的是这个大杂院里住了十几户人家,主人公是诚实憨厚的下岗工人贾师傅和卖煎饼果子为生的妻子。那天要拍的戏是热心的居委会主任把四邻八舍的老邻居召集起来通知,由于棚户区改造大院即将要拆迁……一年之后电影在济南上映时,我好奇地观看了此片,面对王府池子周边熟悉的小街背巷,尤其张家大院里的场景和街坊邻居的面孔,一种身临其境般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庆幸王府池子的张家大院能够保存至今,老式房屋虽已经过改建,但数百年的地基仍原地未动,每当迺恭夫妇邀请我们老友相聚在石桌石凳旁,品上一杯用泉水浸泡的香茗时,环顾四合院,怀旧思绪油然而生,老友们滔滔不绝谈论起悠悠往事,我也触景生情仿佛回到了大槐树下的那座四合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