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没水也能活下来
2015年05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徐瀚云

  夏天,微山湖里的荷花都开了,可一到冬天,荷花没了,荷叶干枯凋零,湖面上一片萧瑟景象。偏偏有个人站在岸边琢磨,怎么才能让这美丽的荷花、荷叶不受四季制约,长久与人相伴呢?微山湖的荷花就这样被殷广山搬回了家,在墙上、桌上、瓷器上生了根。
  5月14日,殷广山把他的荷叶制品搬到了深圳文博会山东展区,大受欢迎,闻着这些家具和摆设散发出的悠悠荷香,人们仿佛看到了荷香飘逸的微山湖。
  在微山湖百多里的湖面上生长着十万亩荷花,它们是明末清初随着湖成而生的。荷花面积大小片不等,接天连壤,十分壮观。十多年前,看着微山湖里美不胜收的荷花,漫山遍野的翠绿,殷广山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把叶子在最美好的时候留下来。
  殷广山想要的并不是没有生机的叶子标本,他要做的是让叶子尽可能保持原状,真实的叶脉、花、草都尽可能按照自然的样子展示出来。这是一件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
  殷广山开始动手,从一张纸到所有家具。
  “一开始并没有这么精细,最初的作品就是一张纸。”殷广山运用传统造纸的一些工艺,完成了最初的尝试,就像做了一些叶子的标本。随后他更进一步,尝试将叶片与生活中的家具、物件结合在一起。家具表面上就像覆盖着一张鲜活的荷叶,既起到表面涂层的作用,又没有化学制品的污染,营造出一种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意境。
  殷广山的工作室里,到处都是荷,“生长”在玻璃方桌上的荷叶,宛若漂浮在水上,叶脉清晰可见,透着一股生命的气息,似乎仍在承担着传输养分的工作。
  “如今产品越做越好,亲戚朋友问我‘啥时候能挣钱啊’。”殷广山说,这钱不是想挣就能挣的,受制于生产能力,将叶片、花朵“种植”在家具和装饰品上,还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艺。新鲜的荷叶、树叶经过洗选后进行高温烘干、漂白压缩、冷置设计定型,然后着色,自然风干而得成品,前后要四五十道工序,工匠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做出残次品。繁复的工艺和个性化的作品注定无法完全利用现代化的生产线进行生产,想让荷花荷叶换个“环境”活下来,手工制作还是无法取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