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进入“个体化医疗”时代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目前,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癌症首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8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5月31日,“伴随诊断:个体化医疗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ALK融合基因检测助力肺癌个体化治疗媒体会在上海举行。
  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所长杜祥教授和解放军第307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肺部肿瘤科、肺癌多学科治疗中心主任刘晓晴教授共同表示:“伴随诊断在提高药物疗效、治疗安全性以及降低医疗成本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利用伴随诊断对肺癌进行组织学分型,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靶向治疗,已成为治疗前不可或缺的环节。相信随着伴随诊断在临床的全面应用,将帮助更多的患者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
  随着“伴随诊断”技术的应用,肺癌的治疗也走入了‘个体化医疗’时代。医生可以通过“伴随诊断”检测特定的蛋白或基因,识别最佳用药人群来指导靶向治疗,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益处。     (左琳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