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降低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月6日是第三个“中国房颤日”。中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与房颤患者对所患疾病了解有限,尤其对潜伏在房颤背后危害性极大的脑卒中存在认知盲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季晓平教授指出,房颤有一定的隐匿性,当发生心慌、心悸等疑似症状,需及早到医院做个心电图,就能确诊是否有房颤。
  季晓平教授指出,当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心房中的血液会淤滞在心房形成血栓。如果血栓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就很容易堵塞在血管狭窄处,阻断脑部供血,就会导致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中风”。季教授提醒,房颤患者应进行抗凝治疗来预防血栓栓塞,如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等,无需频繁验血监测,使患者更容易坚持治疗。
  季教授提醒,服用抗凝药时可采取一些小技巧,如以整杯水服下、与食物同时服用等,以减少和消除消化不良,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