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也应该建“海绵城市”
2015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恒海

  近日从齐鲁晚报上看到,济南将建设“海绵城市”。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建设“会喝水”的人行绿道、下凹式绿地、“会吐水”的溢流井等,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水资源的最大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笔者看到这一报道,不觉眼前一亮。这一举措太好了,不仅促进城市生态保护,而且对济南保泉是一很好的措施。
  从去年以来,我市久旱无大雨雪,地下水位急剧大幅度的下降,使我市多数泉水停喷,影响了小泉城的声誉。虽然市委市政府对保泉也采取了若干措施,遗憾的是还是没有保住泉水的持续喷涌。
  笔者认为,济南建设“海绵城市”,铺设“会喝水”的人行绿道,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大创举,也很适合我市的具体情况。随着近几年我市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铁路以南大片的泉水渗透区,都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有的盖成了厂房、楼房,有的修建了马路,大量的地面被水泥硬化。下雨时,水很快流走,渗透面积大大缩减,影响了泉水渗透供应,对保泉是个矛盾。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是当务之急。
  当然,建设“海绵城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大批的资金。我市应当把建设“海绵城市”提上议事日程,今后的城市建设项目,要和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挂起钩来。着手研究、评估、规划,逐步建设“海绵城市”,优化我市的生态保护,尤其对保泉作出积极的努力,为百万章丘人民造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