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实验初中建立校园足球联赛体制
绿茵场上筑起少年足球梦
2015年06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孩子们在比赛中你争我抢。
     本报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宋丹
  眼下,“足球进校园”是个十分热门的话题,许多学校积极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同时也在积极建立自己的校园足球模式。而在济宁市实验初中,校园足球联赛搞得如火如荼,这里的学生们已经开始飞驰在绿茵场上,体验足球所带来的健康、快乐与成就感。

扳平比分,少年成就感爆棚
  5月,济宁市实验初中足球联赛鸣锣开赛。这是学校第一次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足球对抗赛,初二年级10个班级各自组建一支12人的足球队,以小组循环赛、淘汰赛的模式进行七人制足球比赛。
  在长达近一个月的比赛中,学校操场上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加油声。初二、九班的姜翔宇是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男生,但谁也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小伙子,却在球场上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小组赛第一场我们在先落后一球的情况下,由我打进一球扳平了比分。”说起比赛中打进的第一粒进球,姜翔宇满脸自豪,场边同学们沸腾的欢呼声,让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虽然晋级淘汰赛后第一轮便遭到了淘汰,但三场比赛各进一球的姜翔宇,仍然成了班里的英雄。
  回忆起这次联赛,队员们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担任守门员的杨迪文个子不高但身体很灵活,出色的表现也让队友和班里的同学们大为赞扬。“从一开始组队,大家每天放学都一边走一边讨论战术,趁体育课时请教老师足球技巧。”杨迪文说,这种共同努力的经历,感动着每一位队员。
通过比赛带动学校足球氛围
  120名球员,10支队伍,16场比赛。通过学校的组织引导,学生们自己组队备战。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于洪奎说,联赛举办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足球比赛,提升学校的足球氛围。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济宁市实验初中拥有一块标准化的足球场,用于洪奎的话来说,就是不搞比赛实在可惜。早在去年,学校初一年级就每星期开设三节足球课,初二则开设了排球课,初三开设篮球课。后来由于国家大力发展足球事业,因此学校今年又将初二、初三的排球、篮球课各减一节,增加一节足球课。也正是对足球的重视,所以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中,济宁市实验初中赫然在列。
  “想提升足球氛围,举行联赛的效果最好。”于洪奎说,学校也在前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体育课上,老师给学生们灌输正确的比赛观念,传授足球技巧的同时,也很注重引导学生在球场上尽量避免受伤。学校还给家长们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把联赛的方方面面详实告知家长,获得了家长们的支持和理解。
给孩子们踢球的时间和空间
  “推广校园足球,重点是让学生们活动起来。”任城区初中体育教研员李靖认为,当前存在着青少年体质下滑严重的问题,“我们通过长期的体质调研、体育测试都能发现这一现象。”
  现在一些广场上经常看到市民在跳广场舞,但所有的健身项目却都不是当初学校教出来,“这说明学生不仅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少,而且没有培养出好的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李靖举例说,像美国人打篮球、巴西人踢足球,都是从街头巷尾开始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踢球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好的足球氛围,那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便不再是问题。”
  联赛结束后,每一名小球员都深有感触。姜翔宇告诉记者,比赛中他也曾因队友失误而大声斥责对方,但却发现打击了队友的自信心,反倒更容易把球队带进不利的局面。赛后和大家一起总结的时候,他也发现了队友之间相互信任的重要,对于集体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