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百位投资人拉来5000万的山大学生说——
创业是门生意,不是过家家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叶子公司创始人张鹏。 韩笑 摄
     本报记者 韩笑 通讯员 赵晓
  “山大同学中,能不能出现扎克伯格这样的创业者呢?”
  6月13日,在海尔集团和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共同发起成立“2025创新创业联盟”的活动仪式上,张瑞敏这样问在座的山大学生。
  23岁的张鹏就坐在下面聆听,他是作为山大学生创业成功典型坐在这里的。
  张鹏是山东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生,如今他已经创办了一家网络技术公司。今年初,张鹏的公司获得5000万元投资。
    三位合伙人都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
  17日,在济南市山大路数码港大厦一间近百平方米的办公室,整齐摆放着几排电脑,十几位员工在忙碌地工作着。而这家名叫叶子公司的创始人、员工口中的“张总”,却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叶子公司创立于两年前。当时还是大二学生的张鹏,与其他两个同学一起创建了这家网络技术公司。“3个合伙人都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在父母支持下,拿出了30万的启动资金,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现在想想,这都是一件勇气十足的事情。”张鹏说。
  张鹏的性格里有着天生的不安分的因子,“我不满足于学好课堂上的知识,当一个学霸,我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历练。大二下半学期,在有了一定专业知识积累后,我萌发了创业的想法。”
  结合自己所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张鹏把叶子公司定位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与产品运营,他瞄准了新兴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主要产品是一款集抽奖娱乐支付功能于一体的手机APP。
  “公司研发了这款‘幸运摇摇看’APP。它可以把广告做成产品内容,用户只要用微信摇一摇,在参与广告的同时,可以摇到东西、捡到便宜。它把服务和盈利统一在一条线上,商家需要广告,用户喜欢幸运。”张鹏很认真地介绍公司的产品。
  此外,叶子公司还对外做技术开发,为更多的公司提供“互联网+”的解决方案。公司为山东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做过网站、为深圳一家车联网开发过APP。
  “我要做的并不是伟大的事业,就是希望能研发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爱用的手机软件,想过最坏的结果就是把投入的资金都赔进去。没想到公司能坚持到今天。”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张鹏的预期。而当年,扎克伯格做脸谱网站的初衷,也仅仅是因为好玩。
  获千万投资后,最重要的问题是赢利
  和所有创业者一样,张鹏面临着公司资金短缺的难题。“公司选择做的APP产品,盈利周期很长,要经过几年的推广期。公司已经在“幸运摇摇看”APP上先后投入了近百万,目前还是处于非盈利的状态。”张鹏告诉记者。
  “幸运摇摇看”需要不断投入推广费用,公司要支付员工工资。最困难的时候,张鹏只能用自己的钱先垫上。“但是这都是创业的必经之路,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为了给公司寻找发展资金,张鹏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投资者。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他接触过不少投资方,一遍遍和投资方交流,介绍公司产品。两年下来,接洽的投资人不下100个。
  今年初,叶子公司获得一家民间资本公司5000万投资。张鹏和投资方经过了连续5天艰难谈判,终于敲定此事。目前,投资方已经向叶子公司注入了第一批1000万资金。
  有了外部投资,叶子公司展现出更大活力。一个月前,叶子公司从山大创业孵化中心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写字楼。张鹏又招聘了几名有经验和技术的程序员,强化技术开发。更重要的是,有了更多资金输入到“幸运摇摇看”这款APP的开发中。
  但对张鹏来说,他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有投资方给我们投钱,是对叶子公司、对公司所做项目的认可。投资人愿意赌上金钱,我们公司就要真正创造出利益来。创业,归根结底是做一门生意,要实现盈利,这也是目前摆在我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事实上,一旦创业者走上了融资道路,那势必就是一条不归路。最初,很多创业者是因为好玩才去开发一款产品,他们对自己开发出来的产品的热爱如同自己的孩子。然而,一旦资本介入,就是资方决定项目的走势了,赢利目的盖过一切。
  坚持下来的关键是实实在在做产品
  相对于其他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张鹏的叶子公司走得更远一些,目前,叶子公司有员工15人,公司初具规模。
  “好的项目可能谁都有,关键是能不能付诸实践、做出成果,而成功的创业者要具备极强的执行力。虽然每一步都很艰难,但一定要每一步都迈出去。”张鹏总结创业心得。当初,他和合伙人进行创业时,不仅仅是停留在想法上,而是拿出资金、雇用员工,做出实实在在的产品,用产品和技术说话,才逐渐得到客户和市场的认可,这是叶子公司能坚持下来的关键。
  对于当下的创业热潮,张鹏坦言,创业只适合少数人,很大一部分创业者过于盲目和理想化。投身创业这两年来,张鹏接触过不少和他一样满怀热情的大学生创业者,但很多创业项目都无疾而终。在张鹏看来,这些大学生创业团队并没有走入市场、没有实现盈利的压力,更像是成员之间拉了个组织,在过家家。
  日前,曾经以辍学创业闻名的李想辞去汽车之家总裁一职。辞职时,18岁就开始创业的李想对他的创业经历做了一个总结。他认为,创业成功最重要的是时机。至于上大学,如果没有一个天大的机会任你掌控,上学仍是最好的选择,且一定要上好大学。
  在李想看来,他第一次创业时,市场竞争允许他犯任何错误都能很好地活下去。而今天的创业环境,时机、团队、管理、资本等,任何一个没有做好,胜负就可能分出来了,给创业者学习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而90后创业者,好学校出来的确实具备明显的优势。
  相比其他有经验的创业者,张鹏则认为,大学生创业要面临着更大困难。“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就像是一张白纸。我刚创业时就是这个状态,人脉和资源都要一步步积累。”
  如今,23岁的张鹏有着超越同龄人的稳重,“圈子里的人年纪都比我大,有些合作伙伴甚至和我的父亲年纪相仿。我提前进入到社会的大熔炉里进行历练,我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张鹏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业状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