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才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2015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万光武

  教师节快到了,该不该送礼?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边是家长苦恼送不送礼、送多少,一边是老师纠结收不收礼、怎么办,各自有各自的为难。家长苦恼、老师纠结,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演变成一道令人焦虑的考题。(9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几年,每逢教师节来临,关于给老师送礼的话题便会喧嚣起来:要不要给老师送礼、送什么、送多少、礼送不出去怎么办?可怜天下父母心,可以说,为了孩子,家长们承受了太多纠结。但事实上,即便使出浑身解数,最终给老师“完美”地送上“心意”的家长,难道就是对孩子负责吗?
  按照家长的理解,给老师送礼花的只是小钱,却能换取孩子在学校受“优待”,至少不受歧视,看似很划算。但这其实完全是一种幻觉,因为当给老师送礼成为常态之后,便已经把本应属于孩子的光明正大的受教育权,异化成了一种私下交换的东西。
  不但如此,事实上,家长送礼的习惯动作,给孩子灌输的,无疑是“不送礼就办不成事”的社会观,不管家长是心甘情愿地“送”还是无可奈何地“送”,都会使得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味”,让孩子误以为“礼尚往来”才是师生关系的基础,以至于给他们的教育带来消极影响,无益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最终成为一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负能量。
  再者说,如果按照送礼家长的逻辑来理解,那么孩子从幼儿园老师到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以至于工作后的单位领导,哪一个不重要?哪一个又能得罪得起?但如果一路送下去,又该是多大的经济负担?在这种畸形的“礼尚往来”面前,如果家长都不能做到站直了不趴下,又如何期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更可怕的是,这种送礼之风随着孩子的成长,也成为社会风气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潜规则盛行的社会里工作生活,这些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恐怕会比他们的父辈祖辈,有更多的焦虑与纠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