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难民史,说多了都是泪
2015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针对欧洲难民危机,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9日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说,也许是恼火于各国对难民“十动然拒”,容克以揭老底儿的方式煽情道:“欧洲人不应忘记,曾经每个欧洲人都是难民。”
  从历史上看,容克说的的确是大实话,欧洲的历史完全可以写成一本难民史。不过,容克没有提到的问题是,欧洲历史上几乎每一次以难民潮为底色的人口大迁徙,都伴随着数不尽的麻烦,或许因此,欧洲人对难民确实有点怵。
  今天中东难民喜欢往欧洲跑,可以将其归因于欧洲高福利和中东动乱等现实原因。但从历史上看,向欧洲移居是人类最近一万年来的总趋势。自第四冰河纪结束后,欧洲从远古时代那一片冰川,逐渐变为一片水草丰美、气候温和的宜居区,而与之相反,其周边区域尤其是被誉为文明摇篮的中东,气候却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这个特点决定了自有文明史以来,欧洲就不停地接受着各种难民。
  据考古学家说,欧洲有史可考的最古老“土著”是巴斯克人,这些人与今天的欧洲人长相迥异,说着与今天欧洲主流语系迥异的古怪语言。但在大约五千年前,由于印欧人种诸部族的入侵,这些原住民们被逐步赶到了欧洲的犄角旮旯里,如今只能在西班牙的山区找到他们的后裔。由于历史太过久远,新老居民交接班的过程究竟是怎么完成的无从考证,但想来一定不会十分友好。
  有史可考的欧洲第一次“难民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当时由于匈奴人在东亚与汉王朝死磕不顺,被迫历经百年迁徙,来到东欧的斯拉夫草原上讨生活,这帮外来户坑苦了原本住在那里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凯尔特人,于是难民们成批涌向罗马帝国边境,恳求给条活路。罗马人的处境跟今天的欧洲有点像,过度富足的生活把境内的公民们都养懒了,劳动力和兵源严重不足。于是外来户们不仅获准入境,而且充当起替罗马人戍边的重任。然而,新来者在站稳脚跟后却很不适应罗马的高税收和本土公民的高傲态度,陆续在边境上扯旗造反,并联合边境另一边的同族最终灭亡了罗马帝国。这段历史在欧洲被称为“蛮族入侵”。不过,回到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此事实乃肇始于难民潮。
  入侵罗马的蛮族后来也文明了,在欧洲建立了各自的国家。也许是因为吸取了罗马的前车之鉴,自中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对外来人口都很不友好,尤其是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建立后,甚至相继出台土地法令限制其他民族(尤其是不同宗教的民族)在本国拥有土地。被这种规定坑得最苦的民族无疑是犹太人,他们不得不间歇性地在欧洲各国间被赶来赶去。当然,也不是没有国家放松过限制,17世纪,德意志地区爆发了“三十年战争”,使德意志各邦丧失了近60%的人口,地区强国普鲁士在战后不得不放松限制,欢迎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其他种族入境。不过,这个政策也造成了那个众所周知的后果——在德国致富的犹太人招来了邻居们的嫉恨,为二战时期纳粹的排犹运动埋下了祸根。
  通观整个欧洲史,这片土地上演了太多不同族群之间的“相爱相杀”,每一波陌生人的到来,的确会给它注入新的活力,但在此之前,却必然惹出麻烦。如今,一群新的难民站在欧洲的门口,但愿人类已经有了足够的智慧让悲剧不再重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