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讲堂关注“抑郁症”
抑郁症治疗后如何康复训练?
2015年09月2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9月21日讯(记者 陈晓丽) “抑郁”对于现代社会人群来说,仿佛是个流行而时髦的词汇。但是,对于患有“抑郁症”的群体来说,往往意味着难以缓解的痛苦,甚至多次引起轻生的想法。不过,到底只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面对抑郁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本周五(9月25日)本报和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办的健康大讲堂邀请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高春霓开讲“抑郁症:21世纪,一场心理的感冒”。广大读者可于当天下午两点到山东新闻大厦4楼西岳厅参加。本报开通免费“抢座”热线96706120,到场可免费获赠精美健康读物。
调查显示,人的一生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属于高发病和常见病。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全世界约有3.5亿人正被抑郁症所困扰。而各方面的影响,反复发作的抑郁症预计可减少7-11年的正常寿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对抑郁症并没有正确的认识,怎样才算患有抑郁症?怎样又只是暂时的抑郁情绪?抑郁症的发病有没有先兆表现?
尽管如此,患上抑郁症并不意味着无尽的绝望。由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目前,存在多种抑郁症的治疗办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护理等多个方面,具体到每位抑郁症患者而言,则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抑郁症的急性发作得到缓解后,治疗过后的康复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包括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比起急性期的治疗来说,康复训练不仅能巩固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在社区或家庭进行,更方便易行。只有治疗和康复训练相结合,才能让抑郁症患者更快地回归社会,成为健康人。
专家表示,为了让抑郁症患者适应社会生活,家人和朋友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最好帮助他们找一份简单的工作,例如清洁、保安、送报纸等。比起长期在家休息,这样更能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为此,9月25日下午两点,在山东新闻大厦4楼西岳厅,本报健康大讲堂特邀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高春霓开讲,讲座的题目是《抑郁症:21世纪,一场心理的感冒》。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高春霓多年来一直从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治,对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目前,免费“抢座”热线已经开通,广大读者可拨打96706120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进行报名,或者给生命周刊官方微信平台发送信息报名。到场的读者,将获得精美礼品。活动现场,专家还将现场解答读者的提问。报名电话:96706120。
专家简介:
高春霓,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临床科主任,山东大学兼职教授。1983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至今从事精神卫生临床、教学、科研及预防工作近三十年,主要从事临床精神病学和精神疾病康复医学研究。兼任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生物精神病学组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精神残疾及亲友协会副主席。已承担及参研厅级科研项目6项,其中1项获国内领先成果鉴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