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孝心豆浆
2015年10月2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李良荣
今年正月十七那天,在乍暖还寒的春风里,我的哥哥李浩荣,带着对母亲的真诚孝心,悄悄地走了。邻村相识的老人闻讯后,无不噙泪痛惜:“朋上村走了一位天天给老妈送豆浆的大孝子!”
哥哥是1964年考入中学的“老三届”,1970年应征入伍后在部队服役六年。作为一名历经亲人分离之苦的退伍军人,哥哥倍知孝敬父母比金子都珍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大写的“孝”字。
2009年父亲乘鹤西去,同住一村的哥嫂和妹妹、妹夫更加尽心地孝敬着母亲,朝夕相处,问寒问暖,送菜送饭,让老人安度晚年。心细如丝的哥哥发现,母亲早晨不喝鲜奶,不熬稀饭,只凑合着吃点早餐,心里很不是滋味,心疼地对母亲说:“妈,你早饭吃不好,身体受不了,咱以后可不能这样糊弄自己啦。”母亲笑着点点头。回到一墙之隔的自己家中后,哥嫂一合计,马上买来了豆浆机,从此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为母亲送豆浆的行动。哥嫂根据季节变化和母亲的饮食习惯,春天磨红豆、小米,夏天磨绿豆、大米,秋冬磨黄豆、黑豆、玉米,变着法儿地为母亲送去口感好、有营养的孝心豆浆。六年来,每天早晨嫂子做好豆浆,先倒出一碗让哥哥给母亲送去,把难以下咽的混有豆皮、豆渣的剩余部分倒出来自己喝。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雷打不动。2013年村里搬迁新居后,母亲的住处跟哥嫂居住的楼房相距500多米,哥哥怕豆浆凉了,就用保温桶送给母亲。那年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的清晨,哥哥早早起床,磨好豆浆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没过脚踝的积雪,赶到母亲家中。母亲一边用手拍打儿子身上的雪花,一边生气地说:“这样天冷路滑的大雪天,你非要来送豆浆不可,摔着、磕着就遭大罪了。”哥哥笑着说:“我穿着防滑胶鞋,摔不着。”哥哥把豆浆端上母亲餐桌后转身离去,母亲走到楼道门口,目送风雪中儿子渐行渐远的身影,久久不愿离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去年七月哥哥身体不适,还是坚持给母亲送豆浆。后来哥哥身体日渐消瘦,送完豆浆返回自己家时,还要先坐在台阶歇一歇,然后才能扶着楼梯扶手上楼。嫂子红着眼圈劝说哥哥:“你别再硬撑了,以后我去给妈送豆浆。”哥哥笑着说:“我去送豆浆,看见妈,我心里踏实;妈知道我身体不太好,她看到我才能放心。”亲人不堪其苦,哥哥不改其乐,一直坚持到年底。虽多处求医就诊,但疗效欠佳,哥哥卧床不起。两个多月没见到儿子,母亲心急如焚,但表面还是佯装听信善良的谎言,她常常呆站在窗前,远望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心里默默期盼儿子平平安安向她走来。有时母亲喃喃自语:“老天爷怎么不早早把我收去,替换我儿子平安啊!”因为担心母子相见难以承受沉重的打击,家人没让哥哥和母亲春节见面。正月初九,母亲再也忍受不了揪心的苦痛,执意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哥哥惊喜地拉着母亲的手说:“妈,你来了,我给你拜晚年。”母亲摸着儿子骨瘦如柴的手,强忍泪水说:“你要多吃点饭啊,身体慢慢就好了。”哥哥强装笑颜。母亲慢慢挪步走出哥哥的房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悲伤的泪水吧嗒吧嗒往下滴。母子连心,母亲已知道哥哥来日无多。
哥哥带着孝心走了,给全家人留下了无尽的悲痛。如今,母亲时常缓步走到会客厅北侧的厨房,静静地向窗外眺望,她老人家仿佛又看到她的大儿子带着久违的笑容,提着豆浆向自己走来。看着看着,母亲的泪水就会在眼眶里打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