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遭遇“打车难”能否推动改革
2015年1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亚市委书记在火车站“微服”打了一次车,竟等了55分钟。此宝贵经历让他感慨万千:三亚出租车市场不能仅仅靠提高价格和限制数量来管理。
  其实,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出租车行业的特许经营权一般都直接卖给出租车司机个人,后者除了正常纳税外,根本无须缴纳各种高额押金、租赁费和月租费,经营成本相对很低,再加上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一般不会出现“打车难、打车贵”现象。
  实际上,政府对出租行业的管理,是通过公司间接管理还是直接交由市场去自发调节,孰优孰劣,并非难以判断。政府有那么多的管理部门,对出租车个体经营户该征税征税,该收费收费,该处罚处罚……哪里需要中间环节去限制数量、管制司机,徒增交易成本?
  市场经济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出租车行业管理这一块,不少地方为什么还要死死攥着行政许可权力不放?出租车行业的问题多多,但是改革为何一直推不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领导的往往都有专车、公车,根本体会不到普通人遭遇“打车难”的烦恼。这次三亚市委书记对“打车难”有了切身体会,希望未来三亚能够找到病根,尽快对出租车行业改革,让市场解决“打车难”的问题。(摘自《新京报》,作者朱达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