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负责领路敲门90后负责细化服务
2015年1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不少老龄化小区,高龄老人因行动不便,只能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天。
     由于与办事处合作,积成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团队不仅有年轻人团队,也有办事处提供的本社区人员,比如王睿。前者一般有比较专业系统的服务知识,一般是80后、90后,有全职的社工,也有大学生志愿者,后者的年龄一般在40-60岁之间,对本社区的老人状况比较熟悉,多为退休人员。
  “现在老年人的心理防御感很强,尤其是在上门入户服务中,我们这些原社区的工作人员就能派上大用场了,通过我们牵线,与老人之间建立信任,这些小年轻就能大展拳脚了,他们有精力也会逗老人开心,还有专业的知识,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呢,可能对老人的困难和疾苦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今年已经接近60岁的王庆华说。王庆华是青年公园街道前卫街居委会的兼职社工,有一个孩子在外地,退休后身体还非常硬朗,就加入了这个服务老人的团队中,“通过这个服务团队,我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啊,不怕自己老了会孤独喽。”王庆华乐呵呵地说。
  社区里的何奶奶神经痛7年,前夫因癌症去世,去世时两人无子。前夫去世后,何奶奶嫁给现在的老伴,但老伴也因肺癌于一年前去世。两个孩子是老伴的亲生孩子,何奶奶没有自己的孩子,老伴的去世让老人没了依靠感,生活也仅靠抚恤金和街道补贴。“老伴刚去世时,她就跟傻了一样,关门都不知道拿手,左手两个指甲盖被门夹得黑紫。”王庆华说。老人的情况被纳入困难救助后,王庆华就经常领着服务中心有心理咨询知识的服务人员到何奶奶家陪何奶奶聊天,对她进行心理开导,了解她的精神状态。“最好每次都有熟人领着,要不然可能敲不开门啊。”王庆华说,“去了十几趟了,现在好多了,一看精神样貌都不一样了,以前去的时候,一点都不乐意,现在都拿那些小伙子当亲孙子看。”王庆华一脸自豪地说,“听他们说还要接着去,接着进行心理咨询,通过评估觉得彻底好了才放心。”
  青年公园街道前卫街社区居委会谭主任说:“像积成社区这样的服务中心,可以在各个社区推广起来,在居民养老方面,与办事处优势互补,展开合作。办事处可以在活动场所、人员配置、入户调查以及老人信息方面提供便利,而服务中心呢,有更专业的服务知识,并且在资金、人员和时间方面,更有优势。最明显的就是在上门服务方面,很多不能自理的老人不能下楼,如果有居委会的人领着,可能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老人可能更愿意打开心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