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不作为,难解“学生工”之困
2015年1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吴彩霞

  近几年来,“用工荒”的说法始终在珠三角回荡。虽然没有官方的可靠数据,但据多方面的信息推测,目前在珠三角各类电子厂的生产线上大约有三成工人都是顶岗实习的“学生工”。(12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2001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有明确规定,可是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妥善执行。“很多学校在学生一入学就迫不及待地安排学生去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形成巨大利益链。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一些老师直接将学生“贩卖”给企业,更有甚者,“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初中甚至会极力推荐毕业生不上高中而是去上民办学校,就是为了每人几千元的奖励。”
  这些早就常态化了,可直到今天,有多少学校负责人被处理了呢?出于对地方经济的考虑,出于对纳税大户的保护,地方监管者对此类现象多是选择性忽视,在经济数字面前,学生的利益显然微不足道。恰恰是监管的漏洞,给了职业学校追逐利益的空间,这个根源性的问题不解决,“学生工”仍会源源不断。因此,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加强对学校的监管,而是对监管者加以问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