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军”冰水中抢架沂河桥
如今木桥虽已没了,但河段上架起30余座钢铁之桥
2019年07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9岁的王世俊老人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沂河桥的位置,也记得当年母亲在冰水中架桥的情形。
  王世俊的母亲、沂蒙红嫂孙玉兰的纪念碑。
     炎炎夏日,临沂郯城,沂河两岸的银杏林郁郁葱葱。在郯城重坊镇的万亩银杏林内,89岁的王世俊老人来到母亲孙玉兰的墓旁,轻抚着墓碑上的文字,不禁潸然泪下。墓旁的纪念亭柱上写着“一世为民沂蒙红嫂昭青史,百龄入党江畔兰花沐绿风”。这副对联是沂蒙红嫂孙玉兰的生动写照。
  1946年12月,为了保证我军迅速渡过沂河作战,上级命令郯城县委以最快速度搭建一座桥,其间孙玉兰带领200多名妇女不畏冰水刺骨,冲在建桥一线,直至野战军顺利过河,她们被盛赞为“铺路的先锋、建桥的英雄”。

  “木桥就在这里”
  6月29日,89岁的王世俊再次来到当年架桥的地方,感慨万千,他依稀记得那年寒冬乡亲们热火朝天的场景。上千人的架桥队伍中,就包括他和他的母亲孙玉兰。
  虽然沂河水冲走了木桥的痕迹,但是母亲坚毅的形象和光辉的沂蒙精神始终留在他的心中。
  “当时我也曾过来帮着抬土抬沙,那年我15岁,有一些力气了。”如今的王世俊身体还算硬朗,在他人的搀扶下,能一路走到当年修桥的河边。
  顺着东高庄村东侧的河堤走到沂河边,王世俊伸手指向河里说,“当时木桥就在这个位置。”站在岸边远望,对岸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当地人称之为“老神树”,有三千年的树龄。它守望着沂河,“见证”了当年的架桥盛况。
  在王世俊心中,母亲孙玉兰是位英雄。孙玉兰是抗日战争中有名的“鲁南四大娘”,好行善事、敢说敢干。抗战时她已年近四十。
  早年苦难的生活铸就了她坚强的性格。1943年底,孙玉兰接受沂河支队赵文芝连长的指示,暗中打探敌伪情报,为打掉重坊镇的日伪据点做出了重要贡献。
  接到架桥的任务后,作为村妇救会长,孙玉兰更是冲锋在前。
沂河荡起号子声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以重兵进攻华东解放区。1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取得宿北战役的胜利。1947年1月,又迎来了鲁南战役的大胜利。
  1946年12月1日,郯城县委接到上级指示,根据战斗需要,决定在郯三区高庄东的沂河上修建一座木桥。
  临沂市郯城县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闫长欣介绍,部队要开着汽车、炮车从桥上经过,对这座火线桥的要求比较高,桥宽6米,载重3吨以上,3至5天内完成,上级派1名作战参谋和1名桥梁技术人员协助。
  “选这里建桥,主要考虑到此处河面较窄,地势隐蔽,另外附近大树多,工匠也很多。任务很紧张,1日接到任务,2日就开始动工了。”
  据当地史料记载,1946年12月1日晚上,郯城县委召开紧急会议,2日早饭前,300名木工,200名铁匠,100名泥瓦工和1200名青年架桥突击队员,各带工具按时到达了建桥地点。
  寒冬中,空旷的河道顿时热闹起来,铁锤的敲击声、激昂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在沂河上空回荡。河滩上,乡亲们来回穿梭,运送物料,白天人海一片,夜晚灯火通明。
棺材板都送来了
  搭建支撑桥梁的木桩需要人站在水中完成。当时吹着西北风,沂河里到处漂着冰凌。“我母亲是第一个下水的妇女。”王世俊说,那时候母亲穿着一个打着补丁的棉袄和一条同样满是补丁的单裤。
  人在水里干活,大块的冰凌从身边漂过。干活时,孙玉兰的腿被划破,但她依然没有退缩,回到岸上继续抬木搬沙。如此恶劣的条件,感冒是在所难免的,孙玉兰也只是找了块布包在头上,继续干活。
  王世俊说,为了修这座桥,附近的村民把能找到的木材都运了过来,包括种的树,木板门,甚至棺材板。
  为了按时完成修桥任务,大家昼夜兼程。王世俊说,那时候只有手提的马灯,烧的是煤油,外面有个玻璃罩,晚上大家就靠着这灯光来铺路。经过三天两夜,在2000多人的共同努力下,沂河桥提前建好!
  王世俊说,为保证汽车、重炮从桥上顺利经过,母亲和其他人还在桥两侧坐船巡逻。有一次突然发现桥的一根木桩有颤动,母亲立刻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抱住木桩,用肩膀顶着桥板,直至车辆安全通过。
  沂河桥建成之后县委开了庆功会,“母亲被评为铺路先锋、架桥英雄。”王世俊说,他被母亲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当时参与修桥工作的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今,虽然当年抢架的沂河桥没有了,但是沂河临沂段架起了30余座坚固的钢铁之桥,也架起了沂河两岸百姓的幸福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