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深
2019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田宸光
 
  我常常沿着记忆的脉络,梦回家乡。
  记不得家乡到底有多少条小巷了,只是恍惚记得,自己特别喜欢在小巷里行走、嬉闹、穿梭。小巷深深深几许,像走迷宫的感觉,宽的,窄的,近的,远的,整个少年时代,那就是我们“皮孩子”的乐园,我几乎跑遍了家乡那些长长短短的小巷,每个小巷的尽头,有数不尽的和小伙伴们扔出的“手榴弹”,埋下的“地雷”——
  我喜欢小巷的寂静幽深,斗折蛇行,脉脉温情。彼时,并不懂得在小巷里行走,充满了浪漫和诗意。只是,较之在空空阔阔的马路上行走,感觉多了些许温馨和生气。走着走着,鼻翼翕动,微风起,缕缕芳香沁人心脾。原是,小巷里谁家的栀子花开了呢!间或,有些调皮的鸡啊、鸭啊等家禽,从自家的院子里踱出来,迈着方步慢慢腾腾地在小巷里散步,那情形,每每让我忍俊不禁。尤其,春天时分,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啊,让你情不自禁沉浸在“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里。
  小巷的风情,令人沉醉。那里,有我整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踪迹,有我所有无法忘怀的爱和欢乐的回忆。
  少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对贫乏,玩的花样和场所几近于无。茶余饭后,男女老少大都会三五成群不约而同聚到巷子里。老人们,就地取材,随手取些小石子抑或其它一些简易物什,就可以两人对垒,玩些五子棋、放牛旗之类的游戏。倘若人多,可以轮换着玩,亦有人做“观棋不语真君子”。男人们,则聚在小巷里某一家的格挡里,玩起了五花八门的桥牌。女人们,也是小巷的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张家长李家短、谁家孩子好学懂事、谁家媳妇不孝顺公婆……事无巨细,五花八门的,都在女人的舌尖上流转。
  小巷,氤氲着乡人们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息。小巷,更弥漫着我们小孩子朝朝暮暮的欢声笑语。
  假若做完功课,大人们是不反对我们呼朋引伴尽兴玩耍的。在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飘起来之前,我们像一只只自由的小鸟,从各家各户飞了出来,在小巷里聚集,自编自导自演着花样迭出层出不穷的游戏。跳方格、丢沙包、跳大绳这些都是女孩子们常玩的,“捉鬼子”、摸鱼、捉迷藏那可就是男孩子的“专利”了,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以至于每每大人们长一声短一声唤着各家孩子的乳名回家吃饭,即使偶尔嬉闹过度,摔痛了、受伤了、被父母责骂了,也是用手随意擦一下眼泪鼻涕,继续参与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打游击”的游戏,几个小伙伴争执最多的就是谁做“八路”、谁做“鬼子”和“汉奸”,只能通过石头剪子布做出规定。借着夜幕的遮掩,小伙伴们翻遍小巷的角角落落,等全部的敌人悉数被“消灭”后,胜利的欢呼声在小巷中激荡,胜利者脸上始终洋溢着洋洋自得之气,家中的大黄狗也被感染得狂吠不止,如此循环往复。
  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我在这样的小巷里,生活、成长,无忧无虑,恬静安然。小巷里的时光,如墙角一株缓慢生长的植物,总是缓缓的,不疾不徐的,让人心沉静、平和、安稳。后来,因家庭的原因,我们搬出居住的小巷,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寂静的山村,无论走在车水马龙的宽敞大道上,还是异地他乡的巷子里,心头都压制不住对家乡小巷的怀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