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心来提升当地医疗水平,济宁市中医院刘乃彬
援疆一年,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9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岩松 通讯员 王碧辉

  帮助英吉沙县人民医院骨科建立起规范的管理流程,开启了腰椎手术的先河,让患者免受奔波之苦,还在当地培养出了一名可以独立完成腰椎手术的医生,并改变了科室内中药使用几乎为零的局面。援疆一年,开展手术380余台、诊治患者1526人次、会诊120余次……
  7月21日,济宁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乃彬,结束了援疆之旅返回家乡。援疆期间,他先后被评为济宁市优秀援疆人才、山东省优秀援疆人才,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诠释了医者仁心。
  开启腰椎手术先河
让术后患者用上中药

  “在家里闲不住,休息了几天,就想回来上班。”刘乃彬说,按照规定,他可以在家休息60天后再去上班,而他只休息了不到两周,8月初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援疆期间,刘乃彬在新疆英吉沙县人民医院骨科担任副主任,“当地真的非常缺少医护人员,工作量非常大。”刘乃彬说,他所在的科室只有3名医生,40多个患者,由于人手不足,当地的医生们每周能回家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个晚上。虽然工作强度很大,但科室的几名医生工作热情不减,这让他很受触动。
  受技术水平限制,英吉沙县人民医院此前从未开展过腰椎大手术,以往患者需要做腰椎手术,都要乘坐飞机到乌鲁木齐或喀什才能做,往返要1500多公里,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钱财,而且还有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刘乃彬到岗后,首先开启了腰椎手术的治疗。“多的时候一天要排7台手术,做到晚上12点多。”刘乃彬说,援疆一年,仅腰椎手术,他就做了40多例。
  刘乃彬来英吉沙县人民医院骨科前,当地科里的中医中药使用率几乎为零,这让他很是着急。为此,他利用自己的优势,为科室提供中药药方,中药外用协定处方等,明显改善了科室在中医中药治疗骨科疾病中的短板。一年来,中药使用率排到了医院前几位,骨科几乎所有术后患者都用上了中药治疗。
  临走时,刘乃彬还将中医药所需要的设备、康复器材等列了清单,帮助医院建立起康复中心。
手术经验倾囊相授
“手把手”培养人才

  刘乃彬援疆期间,有一次英吉沙县一中学生坠楼摔伤,经过检查,诊断为腰椎爆裂骨折,如治疗不好,有可能出现截瘫的状况,后半生可能要在床上度过。情况紧急需要马上手术,刘乃彬利用钉棒固定、椎板减压等办法,历时3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对这位同学的手术,住院半个月后就康复出院。
  这一切,被骨科的年轻医生何建刚看在眼里,随后他主动找到刘乃彬拜师,要学习做手术。“当时确实被他那种求知上进的欲望打动了。”刘乃彬说,此次援疆,他并不是为了做手术而来,他的目的就是带出更多年轻的优秀医生,为英吉沙人民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此后的日子,刘乃彬、何建刚这对师徒就像绑在了一起,刘乃彬毫无保留,手把手将自己几十年来的手术经验传授给何建刚。而何建刚也不负众望,很快就掌握了腰椎手术的经验技巧,援疆结束时,何建刚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新疆当地医院缺管理、缺人才、缺技术,手术设备设施不健全、安全隐患大。围绕这些欠缺与不足,刘乃彬带领骨科以“一带一”、“手把手”等方式进行“捆绑式”的培训、示范,以“集中授课+效果考核”等方式积极开展工作。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先进、科学的治疗方法传授给当地医务工作者,努力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培养了一支扎根英吉沙的过硬医疗队伍。
  刘乃彬为患者讲解注意事项(资料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