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治疗“双保险”:一站式治疗
2019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显著增加患者心力衰竭及缺血性脑卒中等的发生风险。近年来,导管消融技术飞速发展,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日臻获得认可,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可有效维持患者正常窦性节律。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对于部分病程较长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尤其是左心房纤维化严重的患者,术后依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同时,针对部分血栓高风险的患者,权威机构仍建议导管消融术后根据卒中风险决定患者抗凝策略。
  对于需要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无论华法林还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均要面临长期抗凝的出血风险及依从性下降等问题,而经皮左心耳封堵则可大大降低上述风险。同时,与抗凝药物相比,更进一步降低了栓塞风险。
  那么,对于症状性房颤患者,如果合并高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同时具备消融治疗和左心耳封堵术指征,二者是否可以在一次手术中得到解决呢?在这一背景下,房颤“一站式”治疗应运而生。“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这种全新的一站式治疗技术通过微创方式,既进行了房颤导管消融,又闭合了房颤患者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
  因此,“一站式”治疗方法不仅减少了二次手术为房颤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了中风致残或致死的风险,也消除了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依赖性,为患者提供了治疗新选择,被称为房颤治疗“双保险”。
  综上所述,对于持续性或阵发性的房颤患者,房颤血栓风险评分与出血风险评估标准评分≥3的脑卒中、出血高危患者,可考虑房颤一站式治疗。手术不仅能控制心脏节律,还可预防血栓形成,减少了手术次数,降低了医疗费用,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晓丽 指导专家 王营)

房颤专家团队核心成员简介:
  刘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胸科医院房颤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银蛇奖获得者,徐汇区十六届人大代表,是国内较早开展射频消融临床应用的医师之一,为房颤诊疗领域国际著名专家,尤其擅长房颤和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对老年人及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亦有较深的造诣,目前已完成3万例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其中房颤导管消融超过2万例。
  房颤咨询及专家预约热线:0531-5819 6645
  下期内容预告:房颤那些事--房颤导管消融二次手术为哪般?

  更多详情可关注
科室公众号
  □出  品:健康融媒报道部
□设  计:壹纸工作室
□本版编辑:胡淑华
□美  编:陈明丽
  本专栏由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暨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山东分中心专家团队倾力打造,旨在普及房颤知识,规范房颤治疗,服务广大房颤患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