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的辩白
2019年09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辛然

  刚刚过去的这个中秋节,我一个人在外地度过。
  没有什么特殊的事由,只是想一个人清净。朋友问,不怕孩子想你哭闹吗?不怕家人说你吗……我说,家人会替我照顾好孩子,他们都支持我出来放松。
  一是,理解我平时工作、生活的辛苦;二是,我确实没什么用处——对我的家人来说,少了我也不是多么明显,甚至还省了很多麻烦。所以,我是一个“生活废柴”,不太被指望,比较自在。朋友说:“你太成功了!”成功的标准真是越来越真实了。
  从《心灵鸡汤》到励志,再到接受自己的“失败”,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过程。观察周围,从80后到90后,去中心化的趋势很明显,从要做众人的中心到要做自己的中心,似乎通过一代人就完成了。这个速度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体现,经济秩序从紧张到松散,理念的凝聚力正在替代体制的凝聚力,小的中心在化解大的中心。看看我们身边,虽然依旧有要当工作的核心生活的霸主的人物,但不免令人难以理解。一切都要抓在手里的性格随着家庭环境的改变在弱化,日子不再那么令人紧绷神经、精打细算,所以“废物”也就被允许出现。分工细化、选择多样,你可以做好某一样擅长的事情,并不要求你能处理好所有事宜,成为一个随时都要陪在(或者说拴在)伴侣、父母以及孩子身边的人。
  “废物”只是笑谈,它代表我们对自己的接纳和理解。现在流行说“逻辑自洽”、“自洽人格是成功人士的必备”等,又或者“通识教育”中的思维重塑,都与“走出舒适区”这类宣扬有着心理上的紧密联系。无非是了解自己是个什么人。比如自洽人格,也就是自己对自己有个明确的接纳和认识,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而后要改造升级自己,就是走出舒适区的过程。做个简单但不严谨的比喻,假如我是一个内心不喜欢交友的人,现实中我确实拒绝交友,并且不在意他人的指点,那我就是自洽;如果我现实中硬生生要去交友、交际,怕别人说我不合群,那就不自洽。前者的我内心舒适,后者的我内心恐怕要扭曲。那么哪个我应该去接受心理治疗呢?外人眼里,肯定是前者的我:她这么自闭,不友善,应该去看看医生吧!而舒适区是一个行为习惯的意思,是否走出来要看现实需要,如果因为一些习惯而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人际交往产生焦虑,那应该尝试走出。如果没有什么很大影响,干吗不待在舒适区里呢?人的改变并不容易,对改变持有不合理的想象和执念,比拒绝改变要痛苦许多。因此,带着自洽和舒适区的舒适,承认自己是一个“生活废柴”并作出让步,我也得到了想得到的,这是一个我与世界的合适交换。
  动画电影《卑鄙的我》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实打实的坏蛋,他的助手小黄人们也深深以这个卑鄙的主人为豪。虽然这是一个夸张搞笑的故事,甚至“三观不正”,但却风靡全球。究其原因,无外乎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假设的世界里,一个想当坏蛋的人可以追求极致去当一个坏蛋,当然,自有对应的势力去管他、克制他,不论是代表正义的DC、漫威,还是嫉妒他坏蛋能力的其他坏蛋。无论是使坏、废柴还是肥宅,是被说无能、颓废还是令人厌恶,都已经被社会给予了容身之处,谁把握住这种幸运,谁就也可以当一把成功人士了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