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处,有个“小乌克兰”
2019年11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展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九龙

  垦利,一块年轻的土地。自从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后,滔滔黄河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在今天的黄河入海口周围汇聚淤积,形成了新的陆地。
  初冬时节,黄河三角洲万物苍茫。通往垦利的公路沿线,芦苇已经换上了金色的外衣,白色的芦苇花随风飘荡,一望无垠。如今,这些土地大多盐碱化,不利于耕作,更多是保持一种原生状态,自带野趣。然而谁能想到,几十年前,这片土地曾是山东抗战的大后方,留下了“小乌克兰”的美名。
  此行目的地是垦利永安镇。它的前身叫“八大组”,名字跟民国时期的山东风云人物韩复榘有关。
  韩复榘主政山东期间,灾害频繁,匪乱四起,人民生活艰辛。垦利一带,因黄河屡屡改道和泛滥,形成大片新生土地。当时,土地尚未盐碱化,适宜耕种,但由于地广人稀,一直被闲置。
  为了安抚手下的功劳兵及灾区民众,韩复榘下令移民屯垦,多次迁移人口到此,编为八组,故称“八大组”。1936年,饱受黄河泛滥之苦的人们为了讨吉利,将“八大组”更名为“永安镇”,沿用至今。
  抗战时期,垦利一带泛称为“垦区”,这里河汊纵横,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特别适合与敌人长期周旋。1941年10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在旅长许世友率领下,解放了垦利全境。随后,清河军区、清河行署领导机关及清河区党委组建的垦区工作团亦随军迁入,驻在永安镇。随后,形成了山东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渤海区。
  此后一段时间里,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兵工厂、行署医院、被服厂、纺织厂、皮革厂、印染厂、卷烟厂、造纸厂以及书店、报社等也都迁至垦区。一时间,默默无闻的永安镇成了敌后军政要地,人气也兴旺了起来。
  既然叫垦区,自然农业生产是主业。根据地建立后,垦区建设委员会组织了大规模的开垦活动,短短一年时间,就新增移民5000户,成立起近600个互助组。有数据统计,当时垦区农业连年大丰收,每年可产粮食3000多万斤。要知道,当时山东北部县的平均亩产为几十斤,最多也才百余斤,垦区的粮食产量确实相当可观。
  这些粮食不仅能满足当地军民自给自足需求,而且能够源源不断地支援胶东、鲁南等解放区,成为抗日居民粮食的坚实后方。二战期间,苏联的后方粮食基地是乌克兰,因此,垦区也被当地军民称为“小乌克兰”。
  作为渤海垦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永安镇,更是人口密集、贸易兴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由于物资丰富,当地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币,已成为广大解放区通用的“硬通货”,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八路票子”,流通范围甚至扩大到国统区。
  这样的根据地,很快就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1943年,日军对垦区发动了四次大规模扫荡,每次出动的兵力超过五千人。规模最大的一次,动用了近两万人马,采用拉网合围的战术,即每隔十米安一个兵,一齐向前推进,妄图将根据地一网打尽。
  虽然是平原地区,但是想扫荡也并不容易。新生的冲积平原上,地面起伏很大,一眼望去,就算十几里之外有大队人马,也很难发现。到处都是坑洼的湿地、芦苇丛,堪称天然的屏障,人一钻进去,想要再找就跟大海捞针差不多。
  结果,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敌人来扫荡,我方军民就把各种物资埋入地下,然后利用复杂的地形,与敌人捉迷藏。常常是敌人扫荡过去,我们的队伍又悄然出现在了敌人的背后。如此一来,一网打尽也就成了句空话。
  洋溢乐观精神的笑谈,背后深藏着根据地对敌斗争的无数血泪,有太多故事应该挖掘传承。如今垦利永安镇建起了“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同志题写了馆名,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垦利是“黄蓝交汇”之地,这片土地有黄河,有蓝海,也写满了红色记忆。经历过烽火狼烟的洗礼,“永安镇”名字所寄托永远安康的美好期望,更显得厚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