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2014年2月成立,已经走过了五年。经过了1.0版个人发展、2.0版信息化助力,到目前的3.0版建立项目组的“抱团式”发展模式。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带动更多的学校、老师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建立项目组
开启“抱团”式发展模式
2014年2月,德开小学成立了“名师成长俱乐部”,进行“俱乐部”式教师自主与个性化发展的实践研究,并以此为载体,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区域乃至社会密切“合作”,实现了利益共生、协同发展。
2018年9月份,名师成长俱乐部开始遵循“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的发展理念,建立项目组发展模式,最终成立了幸福教室、游戏数学、思维导图、家校共育、信息化、创意绘本、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3D打印九大项目组,项目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开启了“抱团”发展的模式。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以自我需求为导向、自主发展为主要方式、自觉发展为动力源泉的‘自专业’时代已经来临。因此,构建学习型教师的‘自组织’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句话一直是德开小学校长孟杰发展名师成长俱乐部所秉承的理念。
3.0版最大的亮点在于打破过去各自发展的模式,转变成为团队协作,共同发展。通过团队合作,老师们的研究材料越来越丰富,研究思想越来越深刻。
这种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变被动为主动,将想发展、愿意成长的教师集结在一起,进行“俱乐部”式教师自主与个性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经过实践,在教学和学校的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千人之力
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为了促进教师更好、更主动的发展,俱乐部引进了“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积分存折”制度,老师们的成长和收获变的可视化,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使教师们真正的“乐”了起来,学生们也变得更快乐,而这些无不激发着老师们的学习热情。
每周的“开讲了”,也成为老师们最期待的“教育瑜伽”。“飞花令”、“专注力小游戏”、“数独接力赛”、“开讲了”,由讲学变为展学,再由展学变为“乐教乐学”。
学习和教学的热情也带动着学校的发展,自2014年至今,德开小学的老师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78篇,承担市级以上课题40余项;56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其中山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奖项8项;144人次获得市级奖项;2018年学校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17位教师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俱乐部培养并向外输送了三位正校长;2017年11月28日,校长孟杰申报的《“俱乐部”式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探索与实践》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2019年孟杰校长成为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几年来学校承办全国、省级、市级现场会13次,名师培养的“德开模式”向全国、全省进行了推广。
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一直提倡的是“坚持与优秀的人同行”,牵头德州市四所学校,共同组成了“五校联盟-名师大篷车”,每个月由每个学校组织一次五所学校的分享展示活动。目前,已发展为“十校联盟”。
对于还在发展中的德开小学3.0版名师成长俱乐部来说,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驱力之一,它将探索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家成长的可行路径,为德州的教育事业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