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编辑:陈鸿儒 组版:李腾 校对:王博文
要闻
C02
济 宁 国 家 高 新 区
济 宁 国 家 高 新 区
要闻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编辑:陈鸿儒 组版:李腾 校对:王博文
C03
1月10日下午,在济宁高新区2019年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记者的提问,济宁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就项目建设、民生事业、双招双引等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本报济宁1月12日讯(记者 马辉 陈鸿儒 邓超) 1月10日下午,济宁高新区2019年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系济宁高新区管委会2020年度首次新闻发布会,向与会媒体代表介绍高新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社会民生、新城建设等多方面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实施路径、支持政策、保障措施等。
发布会上,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发展局、投资促进局、科技创新局、蓼河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2019年的工作情况,就媒体提出的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举措、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新举措、幼儿教育、蓼河新区河湖水系水源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据了解,2019年以来,高新区强化“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的大格局、大视野、大担当,紧紧围绕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两大核心任务,聚精会神干事业,担当作为抓落实,全力推进“三次创业”,各项事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社会民生、新城建设等多方面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
来自省市40余名媒体记者和全区各街道、各单位新闻发言人,近200人参加本次发布会。此次发布会,标志着新闻发言人制度在高新区正式确立和科学开启。
济宁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局长李翠玲——
2020年计划新建11所公办幼儿园
问:教育事业发展方面,高新区今年在幼儿园建设上有什么打算?
答:根据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高新区制定了《关于全区学前教育提升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近三年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任务表和路线图。2020年,高新区继续加大学前教育建设力度,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11所,续建柳行中心幼儿园,规划总投资2.3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3240个;继续实施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2020年完成18所配套幼儿园的普惠性整改,整改完成后将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4860个。届时,高新区学前教育将实现市域范围内的高位引领发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济宁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王运华——
将探索“新型政产学研合作模式”
问:2020年科技工作中,在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答:2020年,我们将深入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探索实施“新型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导区内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融合发展,培育优质项目和创新载体。
同时依托济宁创新谷,大力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总部,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紧紧瞄准大院大所,引进顶端机构、顶层智力、顶级成果,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为支撑,构建“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培育”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实现技术、产业、资本的有机融合,打造要素齐全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
2019年,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便民设施、优化生活环境等方面,济宁高新区高质量实施10大类18项民生工程,全年投入资金超过7亿元,比上年增长8.7%,直接受益5万余人。群众满意度普遍超过了90%。
解决大班额工程全面完成,投资近22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6个,新增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新增中小学学位24865个。
教室队伍坚持持续提升完善,年内补充教师110人,组织不同层次教师开展学科教研、技能培训、素质提升等活动100余场次。
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中考成绩500分以上573人,比2018年分别提升75%,连续4年位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孔子国际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生本科升学率100%,985、211重点院校录取率高达60%。接庄、王因两所公办高中本科录取率翻倍增长。
普惠性学前教育大力改善,2019年整治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12处,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0%以上,鲁西南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初具规模。
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为1361户、2294名低保对象发放生活保障金882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四连增”。作为全市示范点工程之一的黄屯街道金色嘉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启用,建设完成5处老年食堂和4处养老机构国学书屋;抓好21处新建住宅小区养老设施配建工作,配建率达到100%。
倾力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让辖区百姓真正享受便民利民服务;不断增强城乡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创新“365精细化服务社区治理”模式,并获批“山东省级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黄屯、接庄两个卫生院成功荣获市级一级甲等卫生院称号。基层卫生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洸河、柳行两个街道均成功命名为国家卫生乡镇,王因街道成功命名为省级卫生乡镇。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1万余份,发放各类政策扶助资金3546万元。
圆满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实际输送优质兵员70人,大学生占比达到81.4%。组建基干民兵290人,普通民兵9416人。
公共出行更方便、快捷,新开通蓼河新城核心区至济宁市老城区公交线路86路1条。围绕人民医院高新院区优化66、69、9、26、303等公交线路5条。启动了人民医院东院区公交枢纽站规划建设。
“双百工程”实现新突破 94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
世界500强香港华润成功落户 全力打造“创新谷”“英才港”
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1家 加速创新载体培育
四大商业综合体提速亮相 “在蓼河”美誉度全面提升
截至去年12月底,高新区“双百工程”94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81个续建项目有54个实现竣工投产,36个前期项目有32个签订了投资合同。
2019年,济宁高新区规划了211个重点项目,称之为“双百工程”项目。“双百工程”项目包括94个新建项目、81个续建项目、36个前期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600亿元。其中,94个新建项目按投资额计算,10亿元以上项目41个,20亿元以上项目17个,30亿元以上项目9个。
全年共举行项目集中开工仪式7次,112个项目破土动工。项目涵盖了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养健康等领域,对高新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实施大项目带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方面,2019年新增省重点项目2个,省优选项目6个、市重大项目33个,新开工项目、新投产项目、新上四新项目、省重点项目、省优选项目个数全市第一。这一年,济宁高新区在全市开发区考核获得第一名、全市观摩获得第二名;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工程机械产业基地获批全国唯一的一个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济宁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徐廷福——
强化产业链招商,优化项目入区审核
问:2019年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答:2019年济宁高新区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招商公司,实行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招商模式,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制、绩效考评制,进一步激活了团队的积极性,为打造一支虎狼之师的招商团队提供了根本保障。
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济宁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医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委托中国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编制了济宁高新区产业链全景图,实行精准招商。
优化项目入区审核。项目入区实行“专家评审”、“部门联审”、“重大项目党工委会议推进”的三级审核模式,有力地保障了入区项目的优质性和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入区的程序。“双招双引”指挥部办公室建立全区“十强产业”项目库,对洽谈和签约情况进行定期督导,推进项目快速落地。
新增中小学学位24865个 学前教育普惠率超过80%
2019年,济宁高新区在内资、外资和500强三项指标的完成量均居全市首位。
高新区2019年签约项目89个,总投资额379亿元。招引500强项目9个,包括世界500强香港华润,中国500强广西玉柴、浙江兴合、兴华财富等。全年共举办了5次重大招商活动:分别是北京投资合作说明会、深圳招商推介会、上海招商恳谈会、2019中国·济宁新材料(半导体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和2019济宁市第四季度双招双引重点项目签约活动。
围绕重点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济宁创新谷”与“蓼河国际英才港”,大力引育创新创业人才。
全面铺开“政策进企”大调研活动,落实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津贴、科技创新成果奖励、蓼河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奖励等扶持资金3100余万元。
发现高潜质项目近30个。引进5名海内外院士,全职引进两名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自主培养、柔性引进40余名省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通过“以赛代评”形式重点支持创业人才团队,协助完成市级“赢在济宁”创新创业大赛,承办“创达杯”创新创业大赛。
建设北斗开放实验室·济宁分实验室、比利时细胞基因研发中心济宁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新获评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平台载体12个,区内大中型企业产学研合作覆盖率已达到90%。举办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高层次人才红色教育培训班等活动15场,培训企业中高端人才800余人次,培训乡村技能人才670人。
招聘30名帮办代办服务专员,向50家重点企业派驻“特派员”。
2019年,高新区全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1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获批企业数量和净增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位。围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完善百家成长、千家培育企业池建设,入库企业425家。
全年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和项目共298项,目前已获批169项,获批资金2.3亿元。
推进区内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126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全区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500项,登记科技合同204份,成交总金额4.3亿元。相继推进区内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山东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巴基因工程中心等30多所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引进中国第一科技创新品牌-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先后推动中科院山东综合转化中心济宁中心、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济宁分院、北斗开放实验室·济宁分实验室、山东省首家诺奖实验室、比利时全球病理中心实验室、济宁精准医学研究院、济宁临床转化医学研究院、生物样本库、山推协同研究院等30多个重点平台建设,实现顶尖研究机构、创新团队和高端创新资源的聚集。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4人入选2018年度创新领军人才集聚计划,2人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年入站博士12人,出站5人,新增省院士工作站2家。
成功举办了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共326个项目参赛,18个参赛企业(团队)胜出。
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并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同时全面启动了“济宁创新谷”规划建设。
2019年,高新区以产城融合发展为主路径,以聚集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塑造新形象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新城建设,加快推动科技新城迈入蓼河新时代。
红星爱琴海、奥特莱斯、湖滨印象、华润万象汇四大商业综合体提速亮相,蓼河新城外国语学校按期建成使用,高刘屯、前后苏、前后栗等6大棚改片区全面集中建设。龙城华府、红星瑞马、融创济宁府等13个新开发项目加快推进,总建筑面积达208万平米。融入“机场、高铁、高速”城际交通体系,济宁大道东延、海川路北跨、内环高架、机场高速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推进,16条城市断头路建成通车,30条路网接续启动,新增道路里程48公里,“五纵五横”的交通路网体系基本形成。
吟龙湾、资本中心等入驻率达到70%,科技中心全年接待公众50万人次,200余名干部带头搬入新城居住,6000名新生就读海达行知、孔子国际学校,1000余名创客聚集追梦,254套大学生公寓投入使用。依托吟龙湾商业综合体发展“夜色经济”,打造“流光溢彩、不夜高新”。加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以及动漫节、美食节、演唱会等系列节会活动,“在蓼河”美誉度全面提升。
本报记者 邓超
济宁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黄伟鹏——
提高行政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问:高新区是如何推进项目建设的,破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答:为保障和推进项目建设,高新区建立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坚持一线工作法,建立“一个项目、一名包保责任人、一个责任部门、一张图表、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实行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一对一精准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对纳入到“双百工程”的重点项目,高新区在用地保障、环境容量、供电、供气等要素供给上给予优先支持,在产业政策扶持、对上争取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实行一次告知、限时办理、超时默认制的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本报记者 邓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