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路网、棚户区改造……济宁市住建局全速推进城建重点项目
城市建设,让市民生活更舒适
2020年03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惠娇 通讯员 常志远

  驰骋在宏伟壮观的火炬路跨线桥,漫步在绿荫如画的运河两岸,休憩在舒适宜人的新世纪广场,印象中的城区如今变了模样。随着城市空间拓展加速,城市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每一位生活在济宁的市民,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便捷与舒适。

  迎接“高铁时代”
城市路网优化提升

  火炬路跨线桥项目作为缓解济宁市主城区南北向交通压力的重点工程,是济宁市规划的“三轴”线快速通道体系中的重要南北轴。2019年9月29日全线贯通,这意味着济宁交通再度迎来升级,南北城区将因火炬路跨线桥连成一片。生活在济宁的市民在区域交通发展形式下,生活品质进一步升级。
  如今,随着火炬路跨线桥的贯通,新老城区进一步融合、均衡城市路网、提高城区居民出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同区域内,火炬路、太白路联通城市各大区域,香港路、深圳路一脉贯穿,形成多维体交通网,实现便捷交通网络。
  2019年济宁市住建局围绕疏堵保畅,优化城市功能,相继打通了18条断头路,会通路南段、美祥路西延、洸河路西延等道路全面通车,城市“微循环”更加畅通,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2020年济宁市住建局计划7月底王母阁路跨线桥桥梁主体通车;年内完工内环高架主体建设,完成车站西路升级改造;开工9.3公里、直达济宁北高铁站的共青团路北延项目,打造成为城区连续流主干道,迎接济宁城区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启动崇文大道上跨宁安大道、古槐路交通疏解等项目;打通滨河大道、国光路等39条断头路,全面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推进“城市双修”
全面打造品质之城

  “潮湿昏暗,卫生脏乱差;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这些曾是不少棚户区和农村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越来越多的居民“告别老房子,迎来新生活”。
  自济宁市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以来,2019年济宁市住建局棚户区改造开工1.7万套,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开工率居全省第一。
  2020年济宁市住建局坚持“共同缔造”理念,高标准改造68个老旧小区,完善配套设施,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建设“完整社区”。同时,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确保顺利完成省下达的5657套开工任务;开工建设公租房302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010户。按照“小切口、具体化、可操作”原则,分类开展物业提升行动,打造“红色物业”、“智慧物业”,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纵深推进智慧城市,全面铺开城市设计,发展生态建筑,推广城市云服务,启动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全面打造品质之城。深入推进“城市双修”,高规格实施洸府河两岸地段、火炬路节点景观再造,全面加快城区雨污分流、海绵城市、口袋绿地等建设步伐,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全市还将以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推广地区为契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创建2个以上国家“鲁班奖”或“国优工程”,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将建筑业打造成全市的 “硬核产业”。在房地产业方面,高标准编制完成《济宁市住房发展规划》,实施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积极推广住宅全装修和成品交房,探索功能地产等新业态,整体提升全市房地产品质档次,力争2020年房地产业总投资突破400亿元。
  资料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