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男熬夜突发心梗!
一医院半月收六名35岁以下心梗患者
2020年05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最近不到半个月时间,先后接诊到6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均在35岁以下。”济南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副主任医师户克庆说,这些患者都曾有共同的经历,那就是持续性熬夜。专家提醒,熬夜会增加猝死风险,一旦发生胸痛需谨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小蒙
通讯员 关天星         

  近日,31岁的济南市民卫先生凌晨四点开始觉得胸口疼得厉害,刚开始他以为是一晚上没睡觉累得慌,休息休息就好了。在家里坚持到上午9点,卫先生感觉疼得越来越厉害,家人赶紧将其送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卫先生的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
  济南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在确诊之后,决定对卫先生的闭塞血管介入干预。据济南市中心医院冠心病重症治疗科(CCU)主任王磊介绍,由于患者血栓负荷重,给予患者先进行血栓抽吸治疗后,RCA(右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暂不植入支架,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后,择其再行冠脉造影复查。
  “患者住院以后,我们给予积极抗栓、调脂、降压、稳定斑块、抑制心室重塑,降低心肌氧耗及对症治疗,患者病情稳定。但这一系列治疗措施,并不能杜绝今后再次发生梗阻。”户克庆提醒,患者出院以后,仍需要保证规律的生活作息,尤其是充足的睡眠。
  最近半个月以来,济南市中心医院接诊到6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心梗患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持续性熬夜。
  “这位31岁患者,与近期我们所收治的另外几位30多岁的心梗患者,发病原因基本相似,连续熬夜导致的生物钟紊乱,人体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时,就会对血管内皮造成伤害,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也能促进斑块破裂或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户克庆说,长期熬夜会使机体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变得黏稠,血液里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显增加。长期熬夜者的血压、心率调节会呈现为高负荷状态,血管收缩和免疫调节功能也会出现异常。熬夜者可能会出现心脏一过性缺血,同时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猝死风险也将增加。
  据介绍,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是诱发心梗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于家中直系亲属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甚至有过心梗病史的人来说,关注自身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尽早就医,遵医嘱服药是关键。
  医生提醒,平时一定要注意出现的胸闷、气短等症状。遇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并且休息后不见减轻的胸痛,千万不要继续在家等待,要即刻去医院就诊。
  “要牢记两个120,一是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二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送院急救。”户克庆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