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如果事先就已建立严密的内容审查机制,个别用户还能这么轻松地把不良内容发上“学而思网校”吗?
□本报评论员 王学钧
近日,根据网民举报,国家网信办针对“学而思网校”App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内容等突出问题,指导北京市网信办会同属地教育主管部门,依法约谈网站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此,学而思方面及时作出回应——这是5月份发生的事情,已整改完毕。相关内容由用户上传,已于第一时间删除。公司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了严格自查,并加强了内容审核机制。截至目前,国家网信办和北京市教委未反馈有新的问题或投诉。
监管部门与培训机构之间的这一“回合”,让不少学生家长颇感欣慰。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网课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补习方式,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让在家上网课成为众多学子唯一的选择。对广大中小学生而言,每年暑假都是补习的高峰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将会选择在家上网课。在家上网课,虽然可以省了不少“麻烦”,也会带来新的“麻烦”。最令家长担心的就是,上网课期间孩子会接触某些“不良信息”,其中就包括曾在“学而思网校”App上出现的低俗视频、教唆早恋内容等。从这个角度看,国家网信办日前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学习教育类网站平台和其他网站的网课学习版块的生态问题,并要求知名品牌“学而思”整改,实在是挠到了学生家长们的“痒处”。学而思知错就改,第一时间自查自纠,第一时间回应监管要求与舆论关切,展现了一个培训行业头部公司应有的姿态与智慧。
暑假尤需对网课盯紧一点儿,而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学生家长要“上心”,要密切关注相关网课的内容,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培训机构与监管部门投诉,并督促其尽快解决问题。这次学而思出事就是因为有学生家长投诉。如果不是有心的家长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网信部门可能不会这么快就约谈当事机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学而思方面也不会这么快就完成自查自纠。
其次,相关网络平台、内容供应商要严格自律,把好关。什么样的内容可以“上网”,什么样的内容不能“上网”,事先就要有一套严格而明确的标准,不能“率性而为”。对于可能出现的“状况”应有必要的预判和有效的防范措施。试想,如果事先就已建立严密的内容审查机制,个别用户还能这么轻松地把不良内容发上“学而思网校”吗?
最后,也是最要紧的,相关部门要监管到位。监管不到位,在线教育就很难有严格的自律,学生家长的投诉也很难有真切的回应。为此,监管部门特别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是,畅通投诉渠道,并确保第一时间对投诉事项严加查处;二是,在紧盯大牌培训企业的同时,对各种“不起眼”的在线教育机构多加“关照”。因为“不起眼”,这些机构可能更少忌惮,更容易甚至更愿意上传不良内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