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80%以上专业与产业“并轨”
全面对接市场需求,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2020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小涵 通讯员 于金

  近年来我省各级人社部门和技工院校,围绕实现“企业得人才、学校强实力、学员长本领”的目标,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以贴近生产一线为前提,以企校协同育人为路径,坚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振兴实体经济、服务产业共建,坚定校企合作办学方向,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全面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技工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81所,其中技师学院41所,高级技工学校34所;技工院校在校生约35.5万人,当年招生15.1万人,在校生和招生规模均居全国第2位。技工院校80%以上的专业与企业或行业有密切合作关系,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的重点专业、示范专业、特色主体专业都与5家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对接合作。技工院校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能了人才支撑。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作机制
  1.确立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等政策文件,我省把校企合作确立为技工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省技工院校全面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指引和保障。我省技工院校普遍成立了企业行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工作架构和工作机制,负责指导、协调、落实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
  2.建立校企合作工作院校长“一把手”领导责任机制。各技工院校普遍把校企合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规划建设和组织实施,院校长亲自研究、亲自组织、亲自部署,带领教职员工与企业洽谈合作,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研究推动校企合作的有效措施,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3.完善校企合作投入机制。对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共建的技工院校大力扶持。通过实施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山东省技工院校百强专业建设、山东省技工院校省级示范专业群建设、山东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等项目,着力扶持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重点和特色专业,推动技工院校积极参与当地产业共建、人才共享。省级财政每年投入约7500万元用于技能人才培养及技工院校专业建设。

注重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推动专业建设紧贴企业市场发展需求
  1.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注重发挥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对接市场灵敏度高的优势,2018年起,面向技工院校由专业设置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允许技工院校依据《技工院校专业目录》自主开设、调整和停办专业,推动院校主动融入、支持、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拓展院校发展空间。
  2.全面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有16所技工院校参加了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带动全省技师学院重点专业全部实行一体化课改。省人社厅印发《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从全省技工院校百强专业遴选了28个专业进行省级一体化教学试点,省级财政投入1500万元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一体化试点专业建设和师资培训。通过实施课改,使试点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普遍较高。
  3.坚持办学方向紧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积极服务国家和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紧密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各产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培育和发展与山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特色优势专业。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师资队伍
  1.修订技工院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着眼于解决青年教师只会讲不会做、技能理论与技能实践脱节的问题,建立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和实训制度,作为必修内容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将所学、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应用,实现教师与企业、专业与职业、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2.加大教师出国培训力度。2019年制定出台《山东省非教育系统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管理办法》,面向技工院校实施高级技能名师访学计划,每年遴选30名有潜力的技工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访学6个月到1年,省级财政和派出单位补助6-12万元,为技工院校储备了高层次师资。
  3.组织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开展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是促进教师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大赛特别强调倡树一体化教学理念,引导各级技工院校和广大教师参与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更好地秉承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的教育理念,确立职业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现学习者与工作者、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不断提升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全省技工院校的特色品牌。

  1.济宁市率先组建技工教育集团。19家技工院校、129家企业入驻,形成业务紧密型利益联结体,通过政府引导和集团化办学,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高度融合。组建技工教育集团,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模式探索,把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把教学改革与满足企业需求贯穿全过程,着力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2.支持各类技工院校建立创业大学、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达标的可以申请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享受相关创业扶持政策。
  3.大力推进技工教育特色名校建设。“十三五”期间,全省建设了20所技工教育特色名校,每所特色名校至少遴选3个校企深度融合、特色鲜明、有市场发展前景、集聚度高的重点专业,与不少于10个规模以上企业,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普遍较高。

  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模式。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即由企业与培训条件较好、培养质量较高的技师学院或高级技工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模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2019年,在全省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培训学院1.4万人,加快了企业后备技能人才的培养。财政给予每人每年4000—6000元的补贴。

注重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的精准度和高端性
  坚持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鼓励技工院校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并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围绕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就业技能提升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乡土人才培育行动、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服刑人员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行动计划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