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 内外兼修逐梦行
2020年07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首创“五级网络”学训模式走笔
  “五级网络”?是“5G网络”吧!文登体校首创“5G网络”,搞错了吧?初闻“五级网络”,总会让人联想到正在改变世界的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而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首创的“五级网络”学训模式何尝不是他们卧薪尝胆、内外兼修,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制胜法宝。
  究竟什么是“五级网络”?文登体校的教学训练模式这些年是如何发展的,又有哪些变化?学校将来的发展方向又将指向何方?带着诸多的疑问,我们走进威海市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一探究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博 通讯员 管林涛
  枕在功劳簿上的“金字招牌”

  于爱凤,中国女子篮球队队员,1978年亚运会、1980年亚锦赛亚军成员。
  丛玉珍,中国铅球运动员,1986年亚运会亚军,1987年亚锦赛冠军,1988年汉城奥运会第9名。
  毕彩娟,中国女子举重队队员,1991年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冠军并打破了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亚洲纪录。
  ……
  成立于1958年的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体育人才,在国际、国内大赛上摘金夺银早已是家常便饭,为国争光的功劳簿上总是不乏文登体校儿女的身影。
  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文登体校)的前身是文登县业余体校,在计划经济时代,文登体校曾经是众多家长眼中的香饽饽,尤其是那些农村家庭改变命运的跳板。只要进了体校,不管最后成绩如何,起码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能让孩子捧上国家的饭碗,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那时候,文登体校,就是一块招生的金字招牌,能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就意味着孩子有了将来,有了保障。招生,对于文登体校来说绝对就是囊中取物,还得挑挑拣拣。
  那时候,文登体校是全文登最出名的学校。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体校原来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日渐式微,因为过度重视体育成绩忽略文化学习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毕业出口不畅,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体校毕业生产生了质疑。
  穷则思变。招生遇到瓶颈,就必须找到突破瓶颈的突破口,软硬件都要变,一定要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1996年1月,文登县业余体校更名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增挂了体育中学牌子,纳入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序列,享受市级重点中学待遇。2009年又迁入了城市新区的体育公园内,面积变大了,设备完善了,设施先进了。也开设了12个教学班,13个训练项目,18个运动队。
  学校更名了,硬件和软件提升了,被重点培养和关照了,但和那些传统的文化学校相比,体校招生依旧波澜不惊,没什么亮点也没有太大起色。
  有功劳簿,有金字招牌,有惹眼的软硬件设施,但是没有生源,何谈发展?这样一手好牌,如何才能打赢?这是摆在体校新任领导班子上任后的一道无法修改的单选题。
  “转变教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尽揽文体英才。”痛定思痛,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内外兼修重塑“金字招牌”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这是文登学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众多文登学子孜孜不倦的真实写照。位于文登区东南端的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为什么就不能“孔雀东南飞”?让更多的学子到体校来就读,来锻炼?
  我们有功劳簿,有金字招牌,可是我们不能枕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他们开始苦炼内功,积淀底蕴,重塑金身。
  姜东升,这位1984年就来到体校工作,把自己一生都献给文登体育竞技事业,视学校为生命的体育人,在担任校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狠抓内部挖潜,坚持文体双修。
  在一次学校内部会议上,各部门负责人纷纷抱怨现在社会对体校有偏见,有的家庭因为孩子学习差没办法才送到体校锻炼锻炼。还有人说,招生太难了,一听说是体校的,干脆就来个周仓摆手——关二爷不见。工作很难做。
  姜东升说,之所以社会对体校有偏见,家长不认可,学生不愿来,关键问题还是我们体校自身不够优秀,不够强大。怎么办?唯有苦炼内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都说招生难,难在哪里?还是我们的办学思路有问题,怎么解决?开展读训并重,文体双修,突破瓶颈才能有更广阔的办学远景。
  找到了问题症结,认准了解决思路,总结了经验教训。姜校长在教学方式和模式上做了重大调整与改变,将思想道德教育摆在了所有工作之首。他常说,练武之人首先要有“德”,修文之人首先要学“德”,这是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总结出来的,也是文登体校的立校之本。
  抓红色教育、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和信用教育;
  严规范管理、行为养成、尊师重道和纪律意识;
  承家校沟通、家校共育、文体共育和信息共享。
  一系列的举措齐头开展,一系列的改革多头并进,体校学生的文化课和德育课的教学短板得到了改变,在校学生的高中会考及升级赛前的文化课测试通过率达到了100%,同时竞技体育项目的成绩也得到了飞速提升,近两年有23人获得全运会前3名的好成绩,省运会和市运会更是摘金夺银拿到手软,金牌总数位列威海各区市榜首。
  成绩的取得让体校的招生有了质的飞跃,进而量的提升接踵而至,但姜校长还是不满意,现在的招生情况距离他的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上对体校执偏见的还大有人在。
  “再次调整改革,用新模式和新举措促进学校的发展,打消家长的顾虑,让每一个体校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开心生活。”自此,文登体校的“五级网络”应运而生。

首创“五级网络”竖起新招牌

  曾经,体育局和教育局是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体校虽然也是学校,但隶属体育局编制,无论是师资力量和招生工作都无法和教育系统相提并论。正因为体校和学校不属于同一体制,如果双方联合办学,在手续办理,关系调动,协调配合等等方面会有很多的障碍和不必要的麻烦。这让姜东升颇为头疼。
  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让姜东升看到了希望,教育局和体育局的合并无异于给文登体校打了一针强心剂,那个酝酿了很久的想法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机会。经过反复推演和筹划,他认为“五级网络学训模式”有理论依据,又具备实践的条件和基础,完全可以大胆尝试。
  这个大胆创新的想法让学校领导班子集体产生了分歧,毕竟这是个新事物,新思路,以前从没听说也从没见过。能不能行?运作后效果如何?谁心里都没底。就连姜东升本人也不能预测结果。但是他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仍回响在每个人的耳边。
  “各位同事,我们现在面临着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再不改变我们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假如体校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出了问题,我们如何面对当年开创体校的前辈?就像是改革开放一样,刚开始谁能想到后来的局面?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这步棋走对了。我们提出的五级网络建设是从没有过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是改变我们目前相对尴尬的局面,转变社会对我们的看法的唯一途径。”
  不得不说,这位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文登体育事业的校长说出的话有理有据,开创的新学训模式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体校领导班子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大家纷纷献计献策,不断的完善五级网络各项内容与体教一体化的结合。
  最终由个人酝酿,集体决策的文登区竞技体育学校五级训练网络正式出台了。
  1、以幼儿园、小学、体育俱乐部训练基地为主体,构建一级训练网
  2、以初中特色运动队为主体,构建二级训练网
  3、以初中体育实验班为主体,构建三级训练网
  4、以高中体育班为主体,构建四级训练网络
  5、以“市队县办”为主体,构建五级训练网络
  五级训练网络着力打造县域体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变传统的“三集中”纯体校模式为全区学校共同参与的“大体校模式”。新模式坚持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一体推进,整合了资源,形成了体校与学校的优势互补,范围涵盖了各个学段,各个年龄段,让那些体育特长生,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不仅进体校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得到正规的训练,在普通学校也能接受高水平体育专项训练,让竞技体育发展的空间变得更大。
  “五级网络训练模式”一出台,立即得到了文登区教体局、威海市体育局和山东省体育局的高度重视。文登区教体局领导为此特地成立了工作专班,深入研究文登体校提出的“五级训练网络”,并与各个中小学进行了对接,搞实验班,设试点队,层层铺设,环环衔接,为“五级训练网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省体育总会副主席隋拥军多次来文登体校调研,并对五级网络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这个新的教体一体化训学模式。山东省体育局决定将文登体校作为全省县级体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并决定在文登召开全省体育部门的现场会,将文登的“五级网络模式”向全省推广。
  走在朝阳照耀下的操场,姜东升抬眼看着远方,如果体校在五级网络的带动下,尤其是体校内部的高考生中多出些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那么体校必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要为文登培养出世界冠军,培养出学霸、状元以及全面型的人才。这是他最终的梦想也是他平生最大的夙愿。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