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到80岁,日本这招靠谱吗
2020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对工薪阶层来说,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大约莫过于上班,比上班更痛苦的是天天上班。而最近几天,日本一家企业给了员工一个更痛苦的可能性:终身上班。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家电连锁企业野岛电器针对旗下所有员工宣布,公司已经修改制度,今后员工可以工作到80岁。
  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老龄化问题,日本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所谓“终身不退休”的社会,而这一招也意外获得了日本企业和老年人们的支持。政府、企业和老年人都是咋想的?这一招真的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良药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昱

向老年人要劳动力?
  如果你近几年去过日本,会发现老年人仍在工作的现象在这个国家十分普遍。地铁站的列车员、便利店的售货员、计程车的司机……甚至在车站替你搬行李的搬运工,很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你会觉得,这个国家仿佛有一小半行业是依靠老年员工在运转的。
  你的这种观感是正确的。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9年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日本已经有超过800万就业人口达到甚至超过了65岁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占到了日本整体劳动人口的12%,创下日本国内的历史纪录,并连续十多年增长。
  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数据,日本的家庭老年工作比率已经超过50%,预计到2050年将进一步上升至接近80%。也就是说,目前日本已过退休年龄的老龄夫妇中,已经有超过一半家庭至少有一人选择继续工作,再过三十年,将会有八成家庭这样做。
  近年来,少子高龄化一直是一把悬在日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65岁以上人口目前已经逼近了日本总人口的30%。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就意味着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20%就是“超老龄社会”,如今日本这个状态,估计要逼着世卫组织创造一个“超超老龄社会”才能形容。
  为了力挽狂澜,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不得不下了狠招,扩大65岁以上老年人就业作为其“新经济战略”的核心之一。早在2018年,安倍接受采访时就提到,要打造不论到多大年纪、只要有意愿就能参加工作的“终身不退休”“终身活跃”的社会,并以此为前提,推进医疗和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改革。
  安倍说到做到,他2013年刚上台时,就曾经搞出过一个《高年龄者雇用安定法》,企业必须雇用有意就业的65岁及以下的员工,同时法案也将这一规定设置为企业的义务而流传下来。2019年,安倍政府再次加码,除了要求企业将退休年龄延长至70岁之外,还要求企业支持老年员工到其他公司再就业、创业等。
  在政府的鼓励下,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甚至“不退不休”日渐成为一种常态,自2013年《高年龄者雇用安定法》发布以来,日本60岁以上老年人就业人口连续7年保持5%以上的高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返聘已过退休年龄的老年员工设为其制度。
  不过,野岛电器此次一口气宣布将雇用年龄延长到80岁,还是惊呆了很多人。其实在改革前,野岛电器的员工虽然退休年龄为65岁,但65岁以后还会以临时员工的身份与公司签订1年期的合同,其出勤方式与工资待遇以个别协商方式来定。而野岛电器此次改革的意义在于,该公司的员工在过了65岁以后,只要不主动提出退休,公司就视为其有继续工作的意愿,允许其在原岗位以原有工资待遇继续工作。
  对于这项改革的初衷,野岛电器承认,继续雇用老年员工,既能解决目前找不到合适青年员工的问题,也能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
  由此看来,日本政府让老年人继续工作,至少获得了企业方面的支持。
“自愿”背后的难言之隐
  面对政府和企业的这种要求,很多日本老年人似乎也十分乐意。2019年,日本政府曾公布调查称,65至69岁老年人中有65%表示“有意工作”。在安倍政府正式搞出那个《高年龄者雇用安定法》之前,很多企业也会在员工60岁的时候为其办理用于领取国民养老金的退休手续,然后以返聘的形式让其继续留在企业工作,但工资待遇则降为原工资的70%左右。虽然被降了工资,老年人依然愿意以老迈之身在原工作岗位上干同样的工作。
  那么,日本老年人为何要在退休后还工作呢?
  首先必须承认,这并不完全是钱逼的。
  日本老年人在过了退休年龄之后能够领到三份养老金,包括最基本的养老金即国民年金,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只要你是日本国民,过了65岁之后,每月就能拿5万多日元,约合人民币3000多元。此外,还有企业基于工资替你向政府交纳的“厚生年金”以及参保私人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三种收入加在一起,日本老人每月拿个2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2万元)的退休金还是很容易的。
  当然,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物价、房租高企,这笔在中国不菲的收入,在日本可能也就能维持普通生活。但是,日本老人也有自己的特殊麻烦。
  与中国老年人退休后回归家庭,忙着帮子女带孙子不同,日本老人和子女都互相独立。孩子18岁成年之后,如果和父母的关系不好,可以直接“家出”——收拾行李离开家里,从此不和家里有任何联系。而即便跟父母关系密切,子女一般也只是偶尔回家看看。
  子女独立之后,两家的经济是绝对独立的,日本不存在什么父母拿出自己半辈子的积蓄给子女买房的情况,也不存在子女主动赡养父母的问题。日本的子女在法律和道义上并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传统,他们与父母在法律和事实上都是几乎不相干的“两家人”。
  而少了子女这个黏合剂,老人在退休后所回归的那个家庭其实十分脆弱。
  工作了一辈子的丈夫在退休回家后只能跟做惯了家庭主妇的妻子每日相伴,而这样的夫妇也很难达成中国人理想中那种“老伴”式的和谐。由于之前过惯了“男主外女主内”,丈夫“996”、妻子当主妇的生活,丈夫退休之后每天不干家务地在家闲着,很容易遭到妻子的嫌弃,甚至被称为“大型垃圾”,引发家庭矛盾。
  当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最辉煌的时代,这也不是事儿。因为那会儿日本老年人退休金极高,潜在的家庭矛盾会被丈夫领到的大量退休金所掩盖。当时的日本老人在退休后一般会选择出国旅游,或者报各种兴趣班,丰富的业余活动会让他们忘掉烦恼。
  但在经历了“失去的三十年”后,目前日本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金也只够维持普通生活,相比上班时,生活水平是下降的,于是两口子在家越发相看两相厌。
  近几年来,被称为“熟年离婚”的老年人离婚现象在日本开始频繁发生,甚至出现过老两口因家庭琐事争执而闹出人身伤害的恶性案件。这背后,正是日本经济发展停滞给老年人带来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老年人一琢磨,觉得还不如再去找份工作好,一来赚点外快,让老伴开心,二来也实现点自我价值。
  于是,就造就了大量老年人“主动工作”的假象。
“工作到死”真的好吗
  然而,在政府、企业和老年人似乎“三厢情愿”的表象下,日本致力于推动的“终身劳动制”并不那么美好。
  日本NHK电视台曾经深度报道过东京一家大量雇用老年人的警备(保安)公司的情况。这家有364名员工的企业中,有184人为60岁以上,老年员工占到了全体员工的一半,其中最年长的员工为86岁。
  报道揭示,过量雇用老年员工其实需要企业支出大量额外的成本。比如,为了防止老年员工身体出现问题,公司每天必须让员工在上班前测量血压,询问他们是否吃过早饭、睡眠是否充足等情况。这至少要花上一个小时左右时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老年员工也不能承担保安公司所遇到的一些紧急情况,一旦遇到暴力事件,公司还要紧急调派年轻员工处理。该公司负责人坦言,这样折算下来,大量雇佣老年人其实并没有节省多少成本。
  员工方面,在积极乐观、主动要求工作的表象下,很多老年员工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一名70岁的该公司保安在深谈后吐露,他其实也想尽早结束工作,回家清闲着,但一想到老伴总唠叨退休金不够花,他又觉得只要还干得动,还是继续工作着好。
  其实,对于“终身工作制”的缺陷,日本政府方面也未必不清楚。日本厚生劳动省今年初曾出过一份调查,指出高龄雇用者的增加正在推高安全风险。比如,日本年龄在75岁及以上的司机所造成的死亡率,是75岁以下司机所造成的死亡率的2.4倍。日本目前出租车行业大量雇用老龄司机,导致乘出租车风险加大,也降低了人们对该行业的信任度和使用率。
  在安全风险的背后,过度老龄化给日本产业造成的创新力不足的问题也在显现。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中就曾说,大量高龄者长期占据企业的中高层职位,导致了日本企业中年轻人没有上升的动力和欲望,老年人冲到第一线的同时,年轻人却不婚、不育、不买房、不买车,导致少子高龄化更加严重。而如果机会和财富都向高龄者聚集,日本社会将进一步丧失活力……
  对于这个恶性循环,大前研一也没能给出太好的“破解之道”。返聘和延长高龄员工的退休年龄,确实是日本企业目前为解燃眉之急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日本政府目前加强相关立法,也并非安倍所强调的那般“主动而为”,只是顺应了这种趋势。
  但可以肯定的是,单纯依靠延长退休年龄,打造什么“终身活跃”社会,绝不会真正解决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在这个思路上想招,其所制造的新问题,永远比真正解决的问题还要多得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