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归要回到森林中去
2020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森林沉默》 陈应松 著 译林出版社
     鄂西北边陲的神农架,相传是四千年前神农氏遍尝百草之地,自古秦、楚、中原文化在此交融,与世隔绝,自存宇宙。2000年,作家陈应松回归故乡,开始“神农架系列小说”的创作。他在最新长篇小说《森林沉默》中,用诗和童话般的笔调讲述故事,这是对自然尤物和神祇的尊重,而他的文字粗粝、凶狠、直率、奇诡、干硬、充满力量,暴力、杀戮、死亡充斥其间,在向死而生的旅途中发现人性之光,寻找重生之路。
  □陈应松

  小说《森林沉默》依然是我热衷的高山与森林,是我热爱的题材,热爱的文字和环境。但专门写森林,却是第一次。这几年,我选择了回到森林和山区。虽然那儿并非我的故乡,但事实已经成为我精神与肉体回归的双重故乡。神农架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喜欢的模样,喜欢她恒久不变的陌生感、纵深感。在那里,广大的鄂西北崇山峻岭,云雾缭绕,野兽奔窜,苍鹰飞翔。人们居住并耕耘在云彩之上,那里的流泉和森林、野花和峡谷,是照耀我内心良善与静泊的光源。我住在此,虽然对森林的知识比较丰富,但高山和森林总是以永远生疏的姿态存在着并拒绝着,森林的郁闭度是她永远神秘并让人敬畏的原因,但她的亲切无声的召唤又是巨大的,无法抗拒的。特别在年岁见长,经受过人情冷暖之后,唯一的亲人是森林,森林是可以疗伤的,是养人的,是宽厚的,是值得托付和信赖的。
  托尔斯泰说,人一旦到六十岁,就应该进入到森林中去。首先,去森林不是为了写作,而是为了生活,安放自己的肉身。过去我去那儿有写作的私心,现在完全没有了。山可平心,水可涤妄,古人把山水的作用说透了。
  我住的地方就在森林边,我的书桌十多米远就是原始森林和奔流的山溪。早上窗前白云漂缈,夜间溪水狮吼一片。但睡梦中有如此轰响,也等于是睡在英雄之侧,让所有念头和生活感觉都不再卑下、卑微、卑怯。如果动笔,一定有着来自荒野的浑沌、激励和壮丽的启示。
  我写了森林和森林里居住的那些人,等于是把我自己跻身进去,作为进入森林的投名状,我的这个小说,是要以其诚心打动他们。高山森林的命运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也不是目前流行小说和文学作品所暗示或要求的那样,生活的质地是坚硬的石头和粗糙的树皮,它就是石头和树皮,而不是绸缎或什么化纤物。
  森林是永远沉默的、无声的,无法表达它自己。我们的热爱完全是因为人类远古故乡的某种基因。
  这个森林小说的完成,是在我对森林的许多直觉催促下出现的,许多混杂的、雄壮的、高贵的、神性的、有趣的、优美的、深邃的、智性的东西在我的记忆中汩汩涌动,想变成文字。因为只有文字才能够记载这片森林的神秘骚动,让它们变成语言和声响。
  生活有一种古老的面貌是要在记忆中泛起的,这就是精神的遗传返祖现象。拥抱星空,啸叫山林,是人类童年的生趣,尽管深山老林中的生活艰难,犹如被人类的进化抛弃的遗址,可上苍努力修复着它,并保管着它,还有一些古代遗民在耕耘和守护着它,就像老屋中的老人。可是,我们终归是要回到森林中去的,我坚信这一点。梭罗说,荒野中蕴藏着拯救人类的希望。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
  人类对天空、荒野和自然的遗忘已经很久了,甚至感觉不到远方森林的生机勃勃。那里藏着生命的奥秘和命运的答案,人只是生命的一种形式之一,更多的生命还没有像人类那样从森林中走出来,它们成了最后的坚守者。森林是一块活化石。
  我想写下几近于传说中的森林和人群,通过他们的活动(生与死),模拟那片森林的历史与现实。对于森林的庞大、伟岸和丰腴,任何森林之外的描写和场景都是渺小的。通过森林,我们可以将对世界认识的边界推向远方。远方的河流,远方的群山,在森林中行走和生活的、有血有肉的人,认识他们,将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城市美丽整洁外表下的恶质,人的扭曲、异化甚至恶化。一个嘈杂、忙碌、拥挤、炎热、单调和互相算计的、在狂热中颓废的世界不值一谈。而无声的森林却静静地保存着我们无法磨灭的乡愁,以自然的生态庇护着众多的生命与种子,成为仅存的、最圣洁的灵修之地,灵魂教堂。
  一直以来,我对森林的热情转化成了归宿般的热爱和皈依,我的写作有一大半的语言投奔了深山老林的琐事,不厌其烦的描写没有丝毫的疲倦感和违和感,文字的充沛力量让我获得了新的写作引擎。丰富的、抵达角落里的书写,首先得益于我的森林知识,还有我狂暴的猎奇心理,它操控了我的语言和思维系统,让我最好的文字被森林所俘获,成为我的常态表达。我真实地生活在自然里,不装不媚,不惊不乍。我在自然中观察、说话和行动,使我获得了久违的童贞与欢喜,这也许就是返老还童吧。
  我一个心眼地爱着深山、森林,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文学如何没落,商业如何崛起,他人如何操作,我在文学的森林和现实的森林中徜徉,这双重的快乐没有多少人能够拥有。我牢记蕾切尔·卡森的话: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让我们一起思考森林对于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吧。那些在大自然腹地生活的人,那些保存着民族传说、唱本、神话、历史记忆和想象力的人们,他们顽强地紧守着人的价值,与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作艰难困苦的斗争,那种英雄主义的简陋生存,托起了森林和大山的气象。文学的伟大在于它与大自然的融合对话,让我们从中淬炼出人类与自然相濡以沫、风雨同行的信念与虔诚。生长了一万种蘑菇和花朵、一万种动物骨骼和眼睛的森林,也会生长出人类最强健的英雄基因,连一只蚂蚁、一片落叶也是出类拔萃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