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纸炼成记
2020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编辑:张夫稳 组版:李腾 校对:李锡巍
B04
  扫码看视频
  郑友明展示桑皮纸上的书法作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从伟 康岩
  桑皮纸,古时称“汉皮纸”,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制作技艺繁杂,但纸质绵柔质坚,不生虫,不腐蚀,天然环保,故桑皮纸制作技艺又称纸业的“活化石”。
  曲阜王庄镇纸坊村位于城北5公里处,相传明朝时,乔、郑两家由山西洪洞县同时迁入该村,将桑皮纸制作工艺也带了过来,曲阜《阙里志》记载:“纸坊在城北十里,居人造纸为业。”
  纸坊村桑皮纸制作技艺有着千年的历史,传承至今,造纸成为当地农户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村民们坚守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用世代相传的制作工艺独树一帜地诠释着独特的原始韵味。
  如今村中20多家制作桑皮纸的作坊集中在刚改造后的村南桑皮纸加工基地。基地内不时传出“咚、咚、咚”的巨大声响,这是木槌锤击桑穰的声音,单调沉稳,让人感觉造纸这项古老的技艺还活在人间。
  桑皮纸以桑皮为原料,从天然的桑皮制作成桑皮纸要经过36道工序,前后需要两个多月时间。“经常在水里一泡就是一整天,一个人一天忙10多个小时也就能做五、六刀纸。”正在“捞纸”的郑友明说。
  今年59岁的郑友明是桑皮纸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从爷爷辈开始做桑皮纸,到郑友明已是第三代。16岁时,郑友明开始跟在父亲身边打下手当学徒,一晃已经43年了。“桑皮纸的两面不同,紧贴着帘子的那一面称为滑面,另一面称为麻面,每一张纸的滑面都朝上,与下一张纸的麻面接触,这有助于两张纸的分离。如果滑面与滑面接触,麻面与麻面接触,两张纸易粘在一起。”郑友明说,“捞纸”是技术活,纸的厚薄、均匀度和品相全靠长期经验的积累,想要捞出厚度均匀的纸张,需要经过无数次的锤炼。
  当地流传着一个民谣:“有女不嫁纸坊村,桑皮捞纸累断筋”,“捞纸”的辛苦由此可见一斑。桑皮纸结实而有韧性,这一特性也决定了造纸的每道工序必须手工操作。泡桑皮、灰桑皮、化瓤、淘瓤、撞瓤、打涮、捞纸等主要工序都是在水里完成,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捞纸艺人难得有好身体。“在作坊里,夏天闷热难熬,冬天冻得手生冻疮。”
  郑友明说,桑皮纸起初主要用于木制品防腐,随着用途的不断外延,还可以糊制条编器皿、加固农用工具等。如今,经过技术改良,优质桑皮纸被广泛用于书画作品创作、拓裱以及字画修复等领域。“我们赶上了好时候,现在不少外国游客都慕名而来,有些书画爱好者现场提笔挥毫泼墨试用纸张。”对他来说,书画家找到桑皮纸时兴奋的神情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这个活虽然辛苦,但我一直教育孩子,这个传统的技艺不能丢,祖祖辈辈的技艺一定要保留,把这个文化传承下去。”郑友明谈到桑皮纸传承时如是说。
  把浸泡的桑树皮捞出来。
  捞出的桑皮纸。
  確碓。
  打涮。
  捞纸。
  切纸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