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变“凤凰”
2021年0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苏师傅通过灯光灵感创作出来的凤凰很受游客欢迎。
  苏师傅的出租屋里,摆满了他编织的各种小昆虫、小动物。
  ◥除夕晚上,子女们通过网络给他叫了外卖,有水果、牛奶,还有年夜饭。
  ◥苏师傅活灵活现的棕编手工艺品很受游客欢迎。
  ◥这些新鲜油竹叶子是老家江西寄过来的,为了保鲜用湿布盖着。
  苏师傅的双手已经磨得又黑又糙。
     文\图\视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媛 实习生 李一纯

  几根油竹叶、一根丝带,在苏建国手中就像变戏法似的,十几分钟就编出一只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螳螂、鳄鱼、蝴蝶……在春节期间的百花洲里,苏建国的棕编手艺摊位前,总是围满了好奇的游客。
  “这叫油竹,是长在我们老家的一种竹子。一棵竹子身上也只有两三片叶子能用,我这一些差不多得是三千棵竹子上采摘下来的。”苏师傅说,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2011年5月23日,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棕编工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60岁的苏建国来自江西上饶,两年前追随老乡来到济南打工,做着装修木工活儿。18岁那年,苏师傅觉得好玩跟当地一位师傅学会了棕编这门手艺,没想到这双手仿佛就是为此而生,从此不论是在家种地还是外出打工,他都没有放下这门绝活儿,但也因此落下肩膀常年酸疼的毛病。
  苏师傅经常会创新,有时候灵光一现,动手一编,一种新棕编造型就出来了。春节卖得最好的“凤凰”造型,就是苏师傅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突然看到灯光折射到对面墙上,散射开来如同鸟儿的翅膀。他立刻从床上爬起来,连夜创作出“凤凰”。
  今年春节,他响应号召留济过年。闲来无事,就上街摆摊,没想到编的小动物、昆虫很受游人喜爱。在百花洲,一天下来他能卖出去100多个,一天能挣两三千块钱。“原本只是想打发打发时间顺便挣个房租钱,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苏师傅笑着说,白天摆摊,晚上回到出租屋里就继续编织到深夜,最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
  大年三十晚上,他收摊回到出租屋里,劳累了一天想好好休息一下,没想到敲门声响了:他在老家的三个孩子从网上订了外卖,水果、牛奶,还有年夜饭,足足八个菜,他吃了三天才吃完。说着人生中最特别的一顿年夜饭,苏师傅一边抹眼泪一边感慨:“这个年过得一点儿不孤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