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血糖亮“红灯”,济宁市中医院糖尿病患者扎堆就诊
防治糖尿病,“五驾马车”齐动是关键
2021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21年3月5日 星期五 编辑:李锡巍 组版:李腾 校对:刘凯平
B08
  祝俊香查看患者病情。
  本报济宁3月4日讯(记者 李锡巍 通讯员 王碧辉) 假期是放松的时刻,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易失控的时间,每年春节一过,医院即会迎来糖尿病“就诊热”。日前,记者在济宁中医院内分泌病科了解到,节后糖尿病患者门诊及住院人数呈大幅度增长趋势,涨幅达30%。而涨幅背后,多为患者春节期间饮食油腻、运动量少、作息及服药不规律等,造成许多患者的血糖又亮起了“红灯”。
  45岁的陈先生患糖尿病多年,今年春节前忽感下肢麻木、感觉减退,当时并没注意,没想到一次外出不小心碰到右足,破溃后继而水肿,出血水几天都不愈合,来到市中医院就诊检查后被确诊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足”。医院内分泌病科专家针对病情辨证施治,为其“量身定制”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通过口服温阳益气活血中药、抗感染治疗、穴位贴服、红外线照射及使用科室制剂蛸红敛疮油外敷等,患者腿部水肿消失,右足创伤面逐渐愈合并长出新的肉芽,病情得到极大缓解后于大年三十出院。但刚过正月十五,陈先生又慌张来到医院就诊住院。通过医生仔细询问发现,陈先生春节期间吃喝放松、再加上在家不运动、晚上熬夜和擅自停药等情况,导致他血糖忽高忽低。本已经愈合的患足又被鞋磨破,且破溃处感染明显,现在陈先生仍然在住院治疗中,目前血糖已平稳,患足每天清创换药一次,已经控制感染,逐渐在愈合中。
  患糖尿病20余年的郭爷爷是位老“糖友”,平日在家人和医生的帮助下,他经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积极治疗,血糖基本维持正常。春节期间他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放纵几顿没关系结果引起血糖波动,时常出现头晕或身体无力,节后同样来到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复诊。入院后科室给予患者动态血糖监测,根据情况调整其治疗方案,目前郭爷爷血糖逐渐恢复平稳。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呵护”的慢性疾病,只有全面了解血糖状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血糖控制方案,故而良好的血糖监测控制能延缓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据悉,该科室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反应患者一天24小时每分钟的血糖变化规律,随时监测记录到患者8小时的血糖数值,避免监测“盲区”,为治疗方案的调整优化提供较为精确的血糖值依据。
  82岁的李大娘也是位多年的老“糖友”,多年来一直采用注射胰岛素等方式调整血糖,但患者平时经常出现低血糖现象,通过动态血糖监测仪监测,为患者提供了精准的血糖值依据,济宁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内分泌病科负责人祝俊香果断停止注射胰岛素,通过口服降糖药即很好的控制住血糖,优化了治疗方案,不仅让患者省钱省事,还有效防止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的现象。
  “每当节日过后,因病情加重前来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春节过后,老病号回归,新病号加入,科室就会出现患者‘扎堆’就诊住院,格外忙碌。”祝俊香介绍,由于假期中多数人的饮食起居和平常相比明显失常,更有一些人甚至还存在“正月不看病”、“过年不吃药”的老观念,擅自停服药物,放松对血糖的监测,这极易导致血糖升高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规范用药、增强自我监测血糖意识,否则“慢性子”的糖尿病也会跟你“急”。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攀升。祝俊香表示,糖尿病治疗是综合治疗,过程中需要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的“五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控制好血糖,预防相关并发症。在当前糖尿病防治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中医药和中医适宜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为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患者带来积淀千年中医智慧的治疗。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开展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新技术 半小时分离提取,打完即可回家
开展鼠密度监测 防制鼠传疾病
  医生为患者进行PRP治疗。
  本报济宁3月4日讯(记者 李锡巍 通讯员 刘锡全) 近日,为掌握鼠类的品种、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评估城乡病媒生物侵扰状况,开展鼠类传播疾病预测预警及风险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方案提供依据,嘉祥县疾控中心按照济宁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深入纸坊镇前吕村,选择居民区和山林等地开展鼠密度监测工作。
  本次监测采用夹(笼)夜法,使用国家监测实施方案推荐的中型钢板鼠夹,以花生米作为饵料,遵循晚放晨收的原则,每个监测点选择墙角、门后、杂物放置区、下水道口、垃圾堆等鼠类易出没的地方布放鼠夹,本次监测共计布夹600余夹次。捕获鼠类后,工作人员对鼠种、性别进行鉴定,做好现场原始表格记录。同时把捕获的老鼠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查看病原携带情况。
  为做好监测工作,嘉祥县疾控中心制定了调查方案,成立专项小组,同时提前做好宣传告知工作,防止误伤儿童、家禽和宠物等。在调查和监测过程中,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还为当地群众详细讲解了如何防止老鼠进入家居环境以及灭鼠妙招,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防止鼠传疾病的暴发流行。
  本报济宁3月4日讯(记者 孔茜 通讯员 康宇) 加速愈合修复能力、缓解患者病痛折磨……近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顺利开展院内首例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新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医院PRP治疗上的空白,更标志着临床治疗骨不连、褥疮伤口不愈合、骨性关节炎、肩袖损伤、肌腱损伤及糖尿病足等疾病又多一项新方法。
  有着20多年骨关节炎病史的患者刘女士,久站不可下蹲、走路行动受限,可谓是每日都饱受病痛折磨。“患者来时膝盖红肿,关节积液。由于病史较长,针灸、红外线等普通治疗效果已不太明显。”谈及这个“老病号”,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邹德谦感触颇深。近日再次前来医院理疗的刘女士因腿部疼痛,面容憔悴,需在旁人的搀扶下方可行走。
  为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回归正常生活。在医院输血科与理疗科合作下随即为其实施了PRP提取治疗。在治疗中,只见医生从患者的手臂抽取约30-40毫升的血液,之后将血液转移到一个消毒无菌的特制分离容器,并放置于离心机中作高速旋转。大约半小时后,即可完成分离、提取。再将分离后的PRP直接注入损伤部位进行治疗。
  “注射后,血小板沿途释放,促进生长因子向病灶移动,加速修复局部创伤。”邹德谦说,PRP中富含血小板、白细胞及纤维蛋白、多种生长因子,不仅可以促进关节软骨、半月板损伤修复,还可以促进膝关节内炎症吸收。此外,由于使用的为患者本人血液提取物,且制备过程无菌简便,无免疫排斥反应,不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就这样,大约半小时左右,患者即完成了第一次PRP治疗。待第二次前来医院治疗时,患者刘女士不仅疼痛感得到较大缓解,更可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自行行走。“康复治疗是一个逐渐修复的过程,患者一般需打2-3针,每针需间隔7-10天。患者仅需按时间点前来诊疗,无需住院。”邹德谦表示,该项技术除具有消炎止痛、强化修复的功能外,还可延缓患者换关节的时间,减少费用成本,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严格规范发热诊室管理 架构患者健康保障体系
  本报济宁3月4日讯(记者 李锡巍 通讯员 王正忠 李先辉) 为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汶上县第三人民医院规范管理发热诊室,强化全流程闭环管理,夯实患者放心就医的“基石”。
  据悉,该院发热哨点诊室独立设置在医院门诊、住院、国医堂楼外靠近大门口区域,与普通门诊患者实现分流。如果有不明原因发热情况,诊室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为发热患者提供登记、筛查、隔离、报告、转诊等一站式服务,避免发热患者与医院内其他人员的接触,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真正起到“守小门、护大家”的作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60多平方米的发热诊室划分为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三个区域,设置了医护和患者两个通道,还内设隔离间、卫生间,配备了基本诊疗设备、检查检验设备、消毒防护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置设备,详细公示着发热哨点诊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就诊流程等。医院发热诊室目前由临床科室医生轮流坐诊,全部经过传染病知识培训。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院只留一个出、入口,严格采用值勤交班人工门禁,进一步保障群众健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