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第一书记张凯胜通过抓党建、促脱贫、兴产业,带领村民奔上幸福路
他为单县丁万庄村带来全新面貌
2021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周千清 通讯员 谢丽 

  单县谢集镇丁万庄村是省级贫困村。2019年4月,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驻谢集镇丁万庄第一书记张凯胜到任后,通过抓党建、促脱贫、兴产业、解民忧等一系列工作,为丁万庄村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为丁万庄
打造“数字党支部”

  “村里党员干部年龄老化,最年长的村两委成员69岁,最年轻村干部也有53岁;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张凯胜说,他到丁万庄后,在和村两委班子接触中,发现文化水平和视野的限制,影响着村干部看问题、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针对这一情况,他和村两委班子商议,以身边琐事为“小切口”,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大视角,定期为村里党员“开小灶”讲“微党课”。
  从为村党支部购买电脑、投影仪、打印机,安装有线、无线办公系统,教给村干部规范化使用方法,张凯胜为丁万庄打造了一个“数字党支部”。党员干部的整治素养、思想境界提升了,为民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了。
  “结合村里的发展现状,张书记给我们带来很多贫困村庄发展的鲜活事例,让我们开阔了思想境界,坚定了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丁王庄村党支部书记丁远成对记者说,“他是真心实意为咱群众做实事谋发展的,从村干部到普通群众,我们从心里认可他。”2019年底,丁万庄村在全镇综合排名中跃升了7个位次,一名党员干部获得全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新发展的一名年轻党员获得全镇种植能手荣誉。
兴产业
领办股份经济合作社

  “张书记指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白芷种植产业。我家里有2亩农田,按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合作社。平时在合作社打工,帮忙除草、施肥;前段时间,正赶上合作社种植的白芷丰收,我就在田里帮忙收白芷,一天能挣80元……一年下来收入万元左右。”9月22日,记者在单县谢集镇丁万庄村采访,村民丁诗义乐呵呵地表示对土地流转后的收益十分满意。
  丁万庄以传统农业为,种植模式单一,村里青壮年劳动力较少,散户种植,土地利用率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集体和村民“双增收”成为第一书记面临的一道难题。为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经营模式,张凯胜带领村委班子,到安徽亳州——全国最大中药材交易中心考察对接,流转土地100多亩,创办了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发展白芷种植产业。
  从田地丈量,种子和肥料的用料、耕地的深度,张凯胜都要跟踪把关,一天两顿饭吃在田间地头。2020年8月,白芷获得丰收,以平均每公斤1.7元的价格被河南等地收购商收购。而张凯胜却瘦十几斤。“和他一起收白芷的外乡人,都认不出他是从省里派来的第一书记。”村民王桂荣说。
解民忧
带着真情抓脱贫

  “从2019年4月,从张书记到村后,丁万庄的孝善敬老饺子宴就没有间断过,乡村春晚、免费义诊、农机下乡……这样的活动更是经常有。我们镇上数丁万庄村群众的幸福指数最高。”谢集镇宣传委员陈圣爽一句满含笑意的话语背后,有着足够的“事实支撑”。
  七一、春节前夕,张凯胜在村里开展慰问老党员和贫困户,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为他们解读《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答题卡》,详细传达扶贫政策,打通扶贫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米。在后方单位的支持下,举办“农机下乡义诊”“健康山东,美好生活义诊”“村干部及致富能手培训”“帮助困难群众‘过暖冬 过好年’”“乡村春晚”“孝善敬老饺子宴饺子宴”等活动,盘活政策,用活资金,修通了公路,新打了灌溉水井,疏浚了村内河道沟渠,建立了腰鼓文化队……打通了群众心中的“堵点”,把国家的政策红利实实在在接力传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如今,腰包鼓起来的丁万庄村民精气神提升了,心气越来越顺,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张书记不仅视野开阔,有思路有闯劲,更是个扎实干事的实在人,他带领我们走上了富裕幸福路!”村民房凤莲道出了心中的感慨!

  工作中的张凯胜。(资料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