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家级荣誉获得者亓庆良:
乡村医疗路多长?要用一辈子来答
2021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马玉姝 张晓光

  冬日已去,春风似吹,突来的一场雪染白了整个博山区源泉镇的街巷。
  寒风阵阵中,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了源泉中心卫生院。来这里,寻找那个半辈子扎根农村,温暖了无数乡镇农民的医生——亓庆良。
  这是一个普通的午后,亓庆良坐在桌前,反复摩擦着手中的奖牌,奖牌上仿佛还留有在北京领奖时的余温。
  他知道,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月25日,亓庆良在北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而今日,是亓庆良返淄的第四天,谈起此次获奖,他感触颇深。回顾半世纪的从医历程,亓庆良娓娓道来。
  曾几何时,对于“留在城里的大医院还是山区的小诊所”这道人生选择题,亓庆良几乎用了一辈子来回答。
  因为亓庆良的付出,源泉中心卫生院也从一个茅草丛生的乡镇卫生院发展为如今拥有诸多先进设备的知名二级规模医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蜕变。为当地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当地群众都说,有他在,是山区百姓的福气。
24年赶班40多万公里操刀手术2万台
  亓庆良,1952年出生于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的一个小山村,从小经历了农村缺医少药艰苦环境的他立志要当一名农村医生,要让贫困的山区百姓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经过勤奋的学习,1975年,亓庆良被推荐上了青岛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因为学业成绩优秀,毕业时,出类拔萃的他被青岛医学院选中留校,各县市级重点医院也向他抛出橄榄枝。
  “当时,很多医院都向我发出了邀请,但是我觉得我要回到农村去,那里的老百姓更需要我,我要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对得起父老乡亲的养育,对得起村民期盼我回去的心情。”亓庆良说。
  作为山区农民的儿子,亓庆良深知农民的疾苦。自懂事起,“学医服务百姓”的想法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为此,亓庆良主动二次请缨返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博山区源泉镇。
  “当时大学毕业我就申请回来,先是来到了博山区医院,但是到1993年,随着博山区医院从源泉整体迁到城里,有技术的医生都各奔前程,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我当时就想,城里的大医院不缺我一个,但山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却非常需要我这样的医生,所以我就再次请缨,还是继续留在乡镇医院。”对于这个选择的作出,亓庆良十分坚定。
  1997年,亓庆良再次放弃提拔的机会和多家市级医院的邀请,回到了当时已经濒临倒闭的源泉中心卫生院担任院长。然而上任时的状况也着实把亓庆良吓了一跳。
  “没有围墙、杂草丛生,楼房破败不堪,唯一的医疗设备,是一台老得生锈的显微镜……在我刚到源泉中心卫生院时,职工3个月未发工资,外欠50万元药品款,最少的一天收入只有一毛八分钱。”再次回忆,亓庆良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亓庆良梳理好卫生院的各项情况,“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挥起经营管理这把“手术刀”。为了添上新设备,他东奔西跑找资金。半年后,卫生院实现了脱贫,3年跃居博山区乡镇卫生院榜首。
  “刚开始干的时候确实很难,我一个人也不行,我就四处跑,哪里有好医生,我就去请,当时有一个63岁的李效勤是深居农村的脑中风中医治疗专家,我跑了三趟才将他请到卫生院,为其成立了脑中风专科门诊,病人从各地闻讯而来。慢慢的,我们的业绩就上去了。”亓庆良说。
  为了贫困的农村,为了贫困的群众,亓庆良一直坚守着,他用心血和汗水筑起了贫困地区的健康防护线,24年里,亓庆良来回赶班40多万公里,全年无休;手术近2万例,零差错,常年大量的手术,导致亓庆良颈椎严重变形,有时疼得衣服都穿不了。但是一上手术台,他便忘了自己也是一个病人,眼明手快,全身有使不完的劲。
  由此,亓庆良也名声在外,被称为“博山外科一把刀”。
五年来保障贫困山区
近20万人健康

  亓庆良说:“医生不是‘当’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我就是要让大家看看,别人能行的,我们也能行。现在,开胸大手术、膝关节置换术、介入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等十几项微创手术,都能在我们这个小小的乡镇医院实现。借助互联网+医疗,城里的专家还定期会诊、坐诊。”
  亓庆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山区百姓出乡镇医院的费用,拥有二级医院的服务”的诺言,如今标准化的医疗楼中,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城区大医院才有的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在做强综合性医院的同时,亓庆良坚持“因时而进”,针对农村老年病、慢性病多发的现状,建立起中西医结合脑中风康复中心,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中心,整个淄博甚至市外的不少患者都慕名而来,其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如今老龄化速度加快,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的趋势,一些农村的无儿无女无保障的五保户,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医治,所以,我就因地制宜创建“一体两院”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让医康养护深度融合发展,更好的造福山区百姓。”亓庆良始终认为,医养融合才是民众生存的长久之计。
  亓庆良用了近半个世纪时间扎根山区、兴医为民,奉献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取得了累累硕果,创造了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的奇迹。
  五年来为贫困人口减免医疗费用10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500余人就业,保障了贫困山区近20万人口的健康。
  亓庆良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在农村基层的沃土上,闯出了一片天地,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使命,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下一步,我就是想着继续扩大养老中心,做强做优医养结合,让更多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山区村民有啥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工作目标,而且必须努力做好。”这也是亓庆良对未来乡村医疗的愿景。
全区整合各项扶贫
专项资金近2亿元

  脱贫攻坚以来,博山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咬定目标、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紧盯贫困村、锁定贫困户、聚焦产业扶贫项目,坚持精准方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落实,采取超常规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86个贫困村实现稳定退出,1.7万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攻坚路上,当地政府在区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宁肯其他事项资金先缓一缓,也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增长幅度,攻坚期内共整合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55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资金保障,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全面实现。投入1100余万元,为6500人次贫困家庭学生全面落实教育全过程免补政策,让贫困家庭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
  “我们精心织密基本医疗保障网,19万人次贫困患者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两免两减半”政策,7600余名贫困人口享受门诊慢性病待遇,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慢性病不出镇,小病拖、大病扛、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明显改观。我们全力以赴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对1901户贫困户危房进行修缮、翻建,贫困群众实现“安居梦”。”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攻坚路上,当地政府先后投入3.8亿元,改善86个贫困村道路、电网、通信、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贫困村发展水平,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新建道路82.3公里,贫困村100%实现通沥青(水泥)路、通公交,贫困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脱贫攻坚以来,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86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服务全覆盖,村村建有办公用房、健身场所,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完善,特色产业致富项目全覆盖,昔日的贫困村已实现完美蜕变,上小峰村、聂家峪村、泉子村、朱南村、上瓦泉村等村成为了森林村居、美丽乡村,处处呈现绿水青山带笑颜的时代画卷。
  在坚持脱贫攻坚的路上,亓庆良并不孤独,与其同行者更不只一二。
  他力行从乡村医疗缩小地域的医疗技术差异,励志将乡村民众的医疗服务做满做足。
  他曾说,一个医院不可片面从其规模判断医院的优良,而是从医院内涵所显示,在人才质量方面有所体现。
  地区脱贫攻坚也是如此,医疗卫生发展始终在继续,而博山城市发展的脚步也未曾停歇。
  回顾起半世纪的从医历程,亓庆良娓娓道来。
  曾几何时,对于“留在城里的大医院还是山区的小诊所”这道人生选择题,亓庆良几乎用了一辈子来回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