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编辑:褚思雨 组版:曾彦红 校对:李从伟
新区·新城
C03
文/本报记者 邓超
图/视频见习记者 孔贤
伴随着晶莹的水花,一条条鱼苗扎进清凉的湖水,在岸边欢快地游了几圈后,向着太白湖深处游去……4月10日上午,济宁太白湖景区迎来第十届放鱼节暨“济宁礼飨”第四届优质农产品展销会。本届放鱼节的主题为“放鱼养水护生态 济宁礼飨进万家”,计划投放优质苗种460万尾。这些放流的鱼苗不仅有助于恢复太白湖生物种群,也凝聚起济宁人爱护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的共识。
伴随着晶莹的水花,一条条鱼苗扎进清凉的湖中。
扫码看视频。
放鱼节精彩开幕式。
带孩子来放鱼的家庭居多。
第一次参加他坐婴儿车
儿子现已是一名中学生
“第十年了,我又带着孩子来放鱼了。第一次参加时他还坐着婴儿车,现在已经念初中了。”4月10日早上9点,家住太白湖新区的市民郭琳带着儿子来到放鱼节现场,每年一起来太白湖放鱼,成了她和孩子的一个约定。“从2012年首届放鱼节开始,我们每年都来参加。活动对改善太白湖的水质有很大的帮助,是个值得继续推广和做下去的好事。我们也亲眼见证了太白湖的水越来越清,天越来越蓝!”郭琳说着便抓起一条白鲢,轻轻放进湖水中。
10年来,郭琳和孩子总是一起拎起一桶桶鱼苗,把它们放进太白湖。郭琳希望用这种方式给孩子灌输爱护自然,珍惜渔业资源的意识,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保护太白湖。在放鱼节现场,像郭琳这样带着孩子来放鱼的家庭比比皆是。数百米长的观景平台,瞬间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接过鱼苗,蹲在岸边,将鱼苗轻轻地投放到水中。放流过程看似简单,可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刚完成一件大事。
这场放鱼节,群众参与度之高,场面之火爆前所未有,俨然成为太白湖春日踏青的盛宴。活动现场负责人透露说,放鱼节期间,将投放鲢鳙鱼、草鱼、鲤鱼等鱼类优质苗种460万尾。放流后,仍会进行跟踪评价。除启动仪式外,还策划了丰富的现场活动,包括现场放鱼、农产品展销、农业农村成就展、名优水产品及观赏鱼展、非物资文化遗产展和太白湖牡丹节等。
本次放鱼节是在承袭历年北湖放鱼节活动传统的基础上,以推动渔业放流养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打造“济宁礼飨”品牌宣传平台,汇集各种正能量文化,形成济宁人民的“渔文化”盛大节日。
一泓清水永续不息
获得各界一致认可
鱼跃水活,碧波悠悠的太白湖洋溢着一片生机盎然;天人和谐,古老而美丽的孔孟大地伴着一泓清水永续不息。作为济宁市最响亮的节庆品牌之一,首届放鱼节于2012年举办,历届放鱼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邀请少年儿童、青年学生参与其中,广泛宣传对水生生物养护理念,将其打造成像陆地“植树造林”一样的广泛性公益活动,促进济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打造“美丽济宁”做出新的贡献。
“近年来,济宁集中力量打造‘济宁礼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国地市级农业品牌中位列第四位,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放鱼节与济宁礼飨农产品展销有机结合,突破原有行业限制,实现大农业融合,这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是农业一二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典型。”在当日的启动仪式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
“济宁通过连续举办放鱼节,累积增殖放流水产苗种4亿尾(只),有效修复了渔业生态环境,水生生物种群结构趋于优化,放鱼节不仅成为济宁市一张靓丽的农业节庆名片,也成为了我省群众广泛参与城市水系增殖放流的一个响亮品牌。特别是济宁市深入融合大农业大品牌理念,不仅打造了济宁放鱼节品牌,也融合了‘济宁礼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举办放鱼节活动是实施《国家水生生物行动纲要》的具体行动,也是贯彻落实中央、省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湖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
15年人工增殖放流
投放优质苗种4亿尾
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济宁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济宁是全省淡水渔业大市,渔业各项经济指标多年来位居全省淡水地市首位。全市现有淡水水域近300万亩。自2005年起,在国家和省、市、县各级的支持下,济宁市连续15年开展了南四湖渔业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经过多年的渔业资源养护,湖内一些重要渔业资源品种的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水生生物种群结构趋于优化;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水质净化、防止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在生态修复中的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这些显著的优势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养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吸引了大量群众和社会团体投身到这项活动中来。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济宁市境内的南四湖自2005年起有计划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已累计投放各类优质水产苗种4亿尾(只),湖内已初步形成了鲤、鲫、青虾等水产品种自然种群。特别是通过放流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和河蟹等摄食内源性饵料的品种,探索出了湖区渔业资源增殖与生态净水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湖内大型经济鱼类数量明显增加,初步形成了水产品种增殖种群,捕捞量逐年提高。
根据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等多年的连续调查评估,南四湖放流的投入产出比已达到1:13,增殖效益明显,为湖区渔业经济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湖区增殖放流规模的不断扩大,渔业资源的修复效果与湖区生态环境和水质的改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渔业增殖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得到充分显现,为保障一泓清水永续过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