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时节,铁路建设热火朝天
2021年05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郑济高铁:支撑万吨大桥! 完成120米连续梁0号块混凝土浇筑
鲁南高铁: 菏泽至兰考段主体完工,即将铺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通讯员 陈怀宇 王连彪

  5月7日,经过21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最后一方混凝土徐徐灌入319#主墩0号块指定位置,至此,中建八局二公司郑济高铁项目二标段一分部率先完成了聊城段首个跨徒骇河连续梁0号块浇筑,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郑济高铁跨徒骇河(70+120+70)米连续梁位于茌平特大桥318#-321#墩,全长261.7米,总宽度12.9米,总重16477吨,与徒骇河交叉角度为100°,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本次完成的0号块为连续梁与河两岸桥墩的连接部分。
  5月的徒骇河水流潺潺、睛波点点,殊不知如此美景,却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由于0号块基坑点毗邻河道,只要开挖1-2米,丰沛的地下水就会趁势流入。而要承载起万吨巨桥,仅0号块基坑开挖就需要深达9米。为此,项目在基坑周围采用钢板桩围堰,将要开挖部位四壁封起,再用围檩做好支护,每6小时进行围堰变形监控,防止地下水流入基坑及基坑塌陷,终于完成施工。稳固的下部基础为重逾万吨的梁体提供强力支撑。
  此次浇筑120米连续梁0号块落差高达9.6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由于是单箱室结构,结构内部纵横预应力管道密布,横隔板钢筋和预埋件数量密集,要一次性浇筑800多方混凝土,浇筑质量需严加控制。
  项目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采用布料管,每隔两米设置一道,确保混凝土精准浇筑到指定位置,有效减小了浇筑落差,随后再用长振捣棒进行振捣,防止混凝土离析,确保高质量浇筑。
  下一步,项目部将进一步优化、总结施工工艺,确保连续梁剩余节段顺利推进,为挂篮拼装作业等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当前正值工程大干120天劳动竞赛期间,项目部将抢抓施工黄金季节,增加现场人员、设备等资源配置,充分发扬八局“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铁军精神,确保跨徒骇河120米连续梁的顺利高效浇筑完成。
  郑济高铁(山东段)西起鲁豫两省省界,经聊城、德州、济南,接入济南西站,设莘县、聊城西、茌平南、长清、济南西5个站点。全长17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在聊城茌平区施工里程为DK70+378.63-DK90+000,全长19.6km,包含茌平制梁场、茌平南站、长清黄河特大桥G段,茌平特大桥ABC段,其中连续梁7联。项目建成后,济南到郑州仅需90分钟左右,将结束山东与河南间不通高铁的历史,构建起山东半岛与中原及西部地区联系的快速客运通道。目前,项目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通讯员 臧佳奇 孔晨

  5月11日,随着最后一块无砟轨道板的顺利浇筑,由中铁十局施工的鲁南高铁菏兰段主体工程全面完工。至此,鲁南高铁菏兰段将进入铺轨阶段,为年底如期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悉,鲁南高铁菏兰段无砟轨道双线总长87.36公里,设计为当前国内最为先进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该轨道板在施工过程中受光照、温度及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对气温要求高、精度控制严。为此,中铁十局鲁南高铁项目部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加强关键工序过程控制,在钢筋绑扎、精调、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把控,白天对轨道板进行粗铺施工,夜晚进行精调和混凝土浇筑的交叉施工方式,有效减少了昼夜温差对无砟轨道的影响,将轨面高程误差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确保了无砟轨道的平顺度。
  据中铁十局菏兰二分部项目经理张玉宝介绍,为确保实现鲁南高铁2021年底开通目标,自今年3月开始无砟轨道施工以来, 项目部抓住当前施工的黄金季节,在全线实行多断面同时作业,分三班制24小时不间断施工;并通过细化任务、责任到人、节点考核,建立责任任务清单等有力措施全面加快作业进度,保证了无砟轨道施工节点的如期兑现。
  鲁南高铁是山东省“三横五纵”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省有史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条件最复杂、沿线人口最多的铁路项目,线路全长49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菏兰段正线全长约87公里,共设菏泽东站、庄寨站、兰考南站3个车站。菏泽至兰考段通车后,可以有效解决山东西南地区群众快速出行问题,对于促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沿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