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举“一臂之力”,筑牢安全屏障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2021年08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焦守广       

加班加点已是常态
最高一天接种1632人

  接种室护士是疫苗接种点最辛苦的岗位,她们不仅要做好受种者的身份核查,完成接种,还要负责宣教和数据上传工作,随着国家应接尽接工作的全面铺开,加班加点接种已是常态。
  “刚开始的时候任务量大,也比较急,要完成高风险人群的接种任务,最高的一天接种了1632人。”医院疫苗临时接种点负责人韩礼月介绍,为了尽快提高接种人群覆盖,7月初的时候每天从早8点到晚10点,中午不休息,接种点的伙伴们连轴转了近20天,顾不上吃饭、喝水、上厕所,常常完成接种工作时已是深夜1点,一天下来负责接种的护士胳膊酸胀的都抬不起来。
  为了能更快更好地完成疫苗接种工作,让等候区排队接种的人员尽快完成接种,接种点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主动放弃节假日及周末休息时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家虽然是从不同科室和岗位抽调来的人员临时成立的接种专班,但却团结得像是一支铁军。”韩礼月说。
  “不同于常规临床工作,新冠疫苗接种没有经验可循,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韩礼月说,每天成百上千地打,所有人也都在这个过程中边摸索边做,慢慢积累了经验,也把各项工作捋顺了。由于疫苗不能预约,需要现场排队,加上等待时间较长,排到最后还可能没苗了,受种者难免会有情绪产生,而安抚和解释,隐忍与委屈,也成了韩礼月和同事们每天必须经历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为满足老百姓不同时间的接种需求,医院疫苗接种点周末及节假日正常接种,加班加点完成历下区疾控中心交给的接种任务,有时候同时接种多种不同类型的疫苗,为保障接种工作准确无误,从门岗、预检、登记、接种都给受种者做了相应的提醒,并制作了“特别提示卡”用来区分疫苗的种类。
三天时间建起疫苗临时接种点
  说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疫苗临时接种点,还要把时间拨回2020年12月18日,当天接到山东省卫健委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要求后,医院紧急成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迅速组织部署筹建成立接种专班,由肝病科、东西区急诊科、产科、新生儿科等抽调22人脱产参与接种工作。
  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路士华介绍,医院腾空东院区仲景楼一楼,仅用三天时间利用现有的设备及条件便组建起了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通过不断完善布局及标识,细化工作流程,于12月21日顺利通过历下区卫生健康局验收,并于2020年12月22日第一时间开展接种工作。
  由于是临时接种点,人员的调配根据岗位不同灵活掌握。重点岗位为预检分诊岗、疫苗注射岗、留观医护岗均通过历下区疾控统一培训合格后上岗,其他岗位采取全院招募的方式,确保工作开展的可持续性。根据工作需要,实时动态调整人员构成,比如儿童接种放开后,接种人员增加儿科医师,处理一些儿童应急情况。
  人员补助方面,医院按照抗疫人员补助标准进行发放。为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同时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人员补助按照参与工作小时数进行统计,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大家当时对疫苗还不是很了解,接种工作推进遇到了很大困难。”路士华说,为了推进疫苗工作的开展,除加强宣教外,院领导也带头接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动全院人员接种,全院职工接种率很快就超过了80%。
6S理念贯穿整个疫苗接种工作
  为了确保接种工作的安全、有序,接种点自筹备开始,医院定期组织接种点医务人员学习新冠疫苗接种相关制度和要求,并不断落实省、市、区疾控中心及各级监管部门的最新要求。
  “从各种标识的设立,到每一步工作流程的细化,6S理念贯穿整个疫苗接种点工作。”路士华介绍,6S是医院一直在开展的重要工作,是一种管理意识和理念,规则规范,遵守流程。接种点始终遵循医院6S管理标准和要求建立,不断加强接种点各区域规范化管理,细化工作流程。
  门岗,接种人员需要经过一测二问三查看(测体温、问旅居史及查看健康码、戴口罩)——预检处,预检医生详细问诊是否符合接种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确认——登记处,登记受种者身份信息、打印预防接种凭证和条形码——接种室,再次登记受种者信息,扫描疫苗监管码,接种护士完成接种和宣教——留观区,受种者留观30分钟无异常接种反应方可离开。
  为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及受种者管理工作,整个疫苗接种点实行单向通行,从西门进,南门出,有效避免了人群聚集,并且及时督导受种者留观区留观(留观区专门安排人员负责到时间通知受种者离开),另外根据受种者的不同需求,专门设置了男、女士接种室,保护了受种者的隐私,提高了受种者的接种体验。
服务从优从暖
紧抓接种安全

  为更好地引导受种者完成接种,在各区域做了清晰直观的标识,让受种者能够根据标识提醒完成接种,无论在等候区还是留观区都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了1米标识线,方便受种者管理和疏散,并为没佩戴口罩的受种者提供口罩,禁止家长携带儿童进入接种点接种,留观区为受种者提供纸杯和热水、糖果等,以满足受众者的不同需要,并在留观区摆放绿植以减轻受种者紧张情绪,减少心因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院还制做了绿色和粉色宣教单,人手一份,方便受种者查看和熟记第二针的接种时间和注意事项,顺利完成疫苗的接种程序。
  疫苗的储存是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要部分,为此医院专门设置了疫苗存贮的冷链室,专门购置了配备温度监控的医用冰箱2台用于贮存新冠疫苗,专人负责,做好温度监控、记录和疫苗出入库的管理工作,各种疫苗流通手续齐全并有据可查。
  因疫苗接种点特殊环境要求,在医院院感办人员的参与下,还完善了疫苗接种点的环境及物表消毒流程及规范,包括对接种室物表和环境进行规范消毒并做好记录,配备了紫外线灯和空气消毒机,每天三次紫外线消毒和物表消毒,对接种疫苗产生的垃圾严格按照垃圾分类处理,对保洁员做好院感知识培训和监督,在走廊和留观区配备免洗手消毒液,提醒各类人员做好手卫生,做好环境通风和日常清洁工作,避免疫苗株核酸通过医疗垃圾等污染接种点以外的环境等。
  为更好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应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医院专门抽调了急症科和重症医学科的2名医生和3名护士负责留观区不良反应的处置工作,并设置了“抢救室”和“异常反应处置室”,配齐了抢救车及所需的急救药品和物品,包括呼吸机和除颤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血糖仪、吸痰器等抢救仪器和设备,护士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随时备用状态。
优化流程、增加设备
一天可做3200份核酸检测

  自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以来,除完成本院职工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还承担了十三家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重点人群的接种任务。2021年3月25日,随着国家“应接尽接”工作的全面铺开,医院又承担了历下区文东街道办事处(历下区第二大街道办事处,常驻人口9万余人)辖区内单位及居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因文东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单位及居民较多,疫苗接种点每天的接种量都在600人次以上,受种者最大年龄96岁。
  如果说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左手,那么核酸检测则是右手,只有“两手抓”,才能筑牢安全屏障。
  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荣宝海介绍,2020年5月28日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式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当时每日最大核酸检测量180管/天。经过优化检测流程、人员培训、增加设备等措施,实验室现有专职工作人员5名,另有后备新冠核酸检测人员29名。实验室现有核酸提取仪4台,PCR扩增仪3台,快速PCR扩增仪1台,目前全天可以做到3200份的检测量,快速核酸检测能力可以做到2-4小时出结果。
  2020年10月11日18:00,医院接到省卫健委通知,紧急部署核酸检测队伍驰援青岛。医疗队实行24小时工作制,经过连续不间断奋战,于10月16日18:00完成所有标本的检测,共计检测四万五千余人,有力地保障了胶州市的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医院疫苗临时接种点医护团队。
  去年年初,千里驰援武汉战疫,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先后派出多批医疗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新冠疫情尚未散去,作为抵御新冠病毒的有力武器,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成为疫情防控的另一主战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仅用3天时间便组建起了疫苗临时接种点,平均每天接种量达600人次以上;经过优化流程、增加设备,全天最高可做3200份核酸检测,快速核酸检测能力可以做到2-4小时出结果。为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再次书写了省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
  国家联防联控督导组到医院开展疫苗接种检查督导。
  韩礼月与其团队获得疫苗接种最佳志愿服务队称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